超越:在全球治理中培育卓越的董事会文化
欢迎访问《卓越董事会:全球最佳实践》的官方发布页面,这是一部在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管理方面树立新标准的开创性作品。该书由程原和路跃兵主编,并由环球世纪出版社于2023年12月31日出版。此书对于寻求在当今企业世界中导航复杂性的董事会董事、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来说,是必读之作。它提供了有效董事会实践的全面概述,结合研究和现实世界的洞见,以培养领导力、文化和战略规划。把握机会,用这本必备指南提升组织的治理。
本书是中文著作,海外中文版融入了一些英文元素,以满足更广泛的读者群。这是全球世纪出版社的一项特色服务,旨在提高出版物的可及性,使非母语中文读者或正在学习中文的读者也能够接触和理解。通过将英文翻译或摘要与原始中文文本相结合,出版社不仅扩大了其市场,还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和欣赏。这一特点对于对中国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有用,因为它允许他们更深入、更有效地与材料互动,无论他们的中文水平如何。
本书提要
本书从董事会“硬件”要素(如,董事会架构设置、角色定义和职权划分、成员和能力构成等)、“软件”要素(如,董事会主席领导力、董事会文化等)、运营程序及董事会继任等事项入手,全方位深入剖析高效董事会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方式,为在中国市场的监管部门、各行业上市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家族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可据参考。
《卓越董事会》一书的两位作者分别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事过博士研究。本书基于他们长期在全球顶尖领导力咨询机构或企业担任顾问及高管的实践经验,结合罗盛咨询在过去几十年与全球领先企业的高管层、董事会合作过程中积累的洞悉和经验,结合罗盛咨询独有的全球董事会调研结果的发现,为中国企业、市场监管机构和研究学者展现全球董事会的最佳实践,洞察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对董事会领导力的迫切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编者简介
程原 博士,罗盛咨询大中华区非执行主席,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与市场洞见,为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提供董事会咨询、CEO继任、高管寻聘服务。程原是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专家和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由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大学联合组建)理事会成员。她也是全球中国学术院信托会成员。她拥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士学位和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路跃兵 博士,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波士顿投资集团资深合伙人,伯明翰大学商学院荣誉资深研究员。曾任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卡特彼勒,福特汽车,阿尔斯通,气候变化资本,中国建银投资和尚高资本。他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目 录
序言
总序言:“读懂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 总序言 / 郑杭生 常向群
序言一 / 楚序平
序言二 / 高明华
致 谢
第一章 完善董事会“硬件”设置
第一节 董事会结构及其独立性
第二节 董事会专项委员会的设置
第三节 董事会关键领导角色的要求和特质
第四节 董事会最新发展趋势
第二章 打造董事会“软实力”
第一节 卓越领导力
第二节 构建共治型高效董事会文化
第三章 卓越运营
第一节 快速融合新董事成员
第二节 董事行为最优解
第三节 危机下的董事会领导力
第四章 卓越董事会的演化
第一节 前瞻规划董事接班人
第二节 推动董事会持续转型
第三节 应对股东激进主义
第五章 铸就卓越董事会
参考文献
附 录
1. ChatGPT 和其它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领导力?
2. 中外董事对话及相关活动留影
环球世纪出版社双语信息
1. 提要和作者
2. 目录
3. 关于本系列丛书
4. 环球世纪出版及其独有特色
4.1 本社以全球和转文化视野创造了双语服务的独有特色
4.2 本社汉英双语显示体例
4.3 本社汉英双语排版标点符号用法
4.4 本社中文及相关名字英文显示体例
5. 环球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其它系列丛书
在我们结束对《卓越董事会:全球最佳实践》一书的简介时,我们强调此书作为当代及未来董事会领导力的基石角色。环球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文版带有独特的出版社双语特色介绍,并由编者在2021年大陆中文版基础上略有更新,为实现公司治理卓越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策略。我们鼓励您翻阅其页面,以发掘成功董事会管理的秘诀。立即点击此页获取您的一本,开始向有效治理和提升组织绩效的旅程迈进。
社科汉语研究工作坊 (2017)
随着中国对国际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除了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之外, 如何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对全球社会的重塑和治理非常重要。对此,“社科汉语”将会提供直接的帮助。“社科汉语”是“社会科学汉语”简称,它是特定用途汉语(CSP)的一个分支,如“科技汉语”或“商务汉语”。全球中国学术院根据来自我们双语网站用户的需求,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和双语出版物的课程补充材料。社科汉语也将取材于我们全球中国学术院的《中国比较研究》期刊、全球中国对话的素材和全球出版社出版的著述,它们是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重要途径。开发社科汉语的目的在于提高有关中国的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生和学者有关社科问题的中英文语言阅读和翻译的技能。
我们现在的工作体现在以下领域:
I. 阅读: 社科汉语中高级阅读材料取之于《全球中国比较研究》将发表的文章并在“社科汉语”栏目中发表.
1. 中级社科汉语阅读
2. 高级社科汉语阅读
II. 英汉双向翻译: 本项工作主要是为了维护何更新我们的双语网站和博客
III. 中文多媒体资源: 我们将不断更新此网页的内容
IV. 英语中的中文词语
全球中国学术院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社科汉语研究,除了上述提及的通过《中国比较研究》,致力于用英汉双语发表国内外学者在理论、方法论和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外学者之间作深度沟通。同时,环球世纪出版社 (GCP) 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出版英汉双语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著作的出版公司,专注于出版中国比较研究的著述,还包括在全球语境下对世界和人类知识研究的中华视野,以及对中国研究的非中华视野。此外,中国社会科学全球化系列丛书,全球中国智库在知识全球化的框架下,从不同方面全面推介华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知识,并且通过顾问咨询和公共参与等方式,参与型塑全球社会。全球中国对话系列论坛有时也组织社科汉语相关的活动,如本次社科汉语工作坊。
主办单位
-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
-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
-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日期:12月2日 星期六
地点:伦敦国王学院 S0.13, Strand Campus, King’s College London, Ground floor, next the entrance of Strand Campus, London WC2R 2LS
9:30-10:00 注册
10:00-11:15
主持: 冯东宁博士,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师、翻译研究中心前主任
- 社科汉语(CSS)简介, 常向群教授, 全球中国学术院院长;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
- 关于社科汉语中级阅读的编写,宣力女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
- 社科汉语课题——分类、呈现形式、资源与建议, 宋连谊博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首席教员
评议、讨论、提问与回应
11:15-11:40 茶歇
11:40-12:40
- 第四全球中国对话手册中的英汉双向翻译中的难点, 裴可诗 (Costanza Pernigotti)女士, 英国全球中国研究院助理翻译和编辑; 中国浙江传媒与传播大学研究人员
- 重建社会政治:翻译政治话语, 冯东宁博士,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高级讲师、翻译研究中心前主任
评议、讨论、提问与回应
12:40-13:50 闭幕式:
12:50-14:30 午餐及交流
联系:
熊祎女士 info@gci-uk.org
此活动为免费,点击这里注册
另见:https://www.eventbrite.co.uk/e/chinese-for-social-science-post-dialogue-workshop–tickets-39809522353
相关信息:
- 第四届全球中国对话网页: https://globalchinaacademy.org/global-china-dialogue-4/
- 《社科汉语研究》期刊英文网站:https://globalcenturypress.com/journal-chinese-for-social-science
- 《社科汉语研究》期刊中文网站:https://globalcenturypress.com/journal-chinese-for-social-science-cn
照片集锦:
会场
演讲者(按出现顺序从左到右)
提问与讨论
社交
会议组织者和部分与会者
语料库与中国社科研究工作坊 (2016)
随着跨学科意识的增强,诸如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等语言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采纳。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社会科学界一直在寻找处理大规模文本以及分析的新方法。比如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数据研究中心有待开发的全国唯一的1949年以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系列数据,其中包括三十万封家书,一千多本个人笔记和日记,大量的个人生活历史、采访笔记以及专著。荷兰博睿(Brill)出版公司己经与中国复旦大学签约出版其中30卷资料集。这些珍贵的资料无疑可作为语言佐证,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默认资料,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和人与人之间深层关系的结构。受兰卡斯特大学英国经济与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语料库方法与社会科学”(CASS)项目的启发,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携同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研究中心和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一起发起了语料库方法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探索研究。这个工作坊将推出相关的研究并为志趣相同者搭建一个探讨与交流的平台。
主题:语料库方法与中国社会科学科学(CACSS)工作坊
主办单位:
-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CPPN)
-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 兰卡斯特大学语料库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ASS)
- 复旦大学当代社会生活数据研究中心(CCSLC)
- 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RCDC)
主持:
- 凯瑞布朗(Kerry Brown)教授,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 钱毓芳教授,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主旨发言:
- 托尼·麦肯勒里(Tony McEnery)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料库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主任
- 顾曰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多模态语料库与大数据中心主任
发言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 曹青博士,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中文系主任,高级讲师
- 常向群教授,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会长,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
- 罗教讲教授,中国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秘书长
- 钱毓芳教授,中国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 迈克·斯科特(Mike Scott)博士,英国阿斯顿大学,WordSmith Tools作者
- 张乐天教授,中国复旦大学当代社会生活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中方会长
注意:
- 这个工作坊是第三届全球中国对话: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GCD III)的第四个论坛“基于语料库有关气候变化的话语研究”的延伸活动
- 此活动对所有与会参加其他论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与会人员开放
- 此活动免费,但需事先报名。报名请点击此处
- 这些发言与讨论将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发表在《语料库与中国社科研究》系列中。
网页: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post-dialogue-workshop-chinese-social-science-gcd-highlight
相关信息
1. 全球中国对话网站(英汉双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
2. 第三届全球中国对话网页
- 英汉双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3rd-global-china-dialogue-sustainability-global-governance-climate-change
- 英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3rd-global-china-dialogue-sustainability-global-governance-climate-change-en
- 汉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3rd-global-china-dialogue-sustainability-global-governance-climate-change-cn
3. 第三届全球中国对话会后论坛网页
- 英汉双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post-gcd3-workshop-corpus-approaches-chinese-social-science
- 英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post-gcd3-workshop-corpus-approaches-chinese-social-science-en
- 汉语 http://www.dialogue.global-china.org/post-gcd3-workshop-corpus-approaches-chinese-social-science-cn
点击这里访问英文页面
中英文化交流战略合作与实际操作
由于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许多文化活动都在规划并实施中。2014年12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中英文化交流:战略合作与实操”就是其中的一个。它同时也是创办”全球中国对话“系列论坛的筹备会议。本次活动邀请了各界人士讨论了相关议题。
日期:2014年12月7日(周日)
时间:2:30—5:30
地址:上海徐汇区百色路100号格兰云天大酒店会议室(近龙吴路)
主办单位:
-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英国)
- 全球青年企业家协会(英国)
协办单位:
- 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
- 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上海觉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SENSO:组织策划及承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文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服务)
赞助单位:上海全丰投资有限公司
组织者:赵梦女士(觉尘文化)
主持人:张乐天教授(复旦大学)
主讲人:常向群教授(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论题:
- 中国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模式是否能在海外推广成功?
-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间的关系如何?
- 为什么有观点认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而是经济绑架文化的表演?
- 中国近代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如何?
- 中国经验如何帮助研究欧洲?
- 如何策划中英文化交流战略合作?
- 中英文化交流实际操作例举
流程:
14:30—14:45 签到、自由交流
14:45—14:50 主持人致辞介绍嘉宾
14:50—15:10 主讲人介绍中英文化交流及中国学术全球话等背景和具体问题
15:10—17:00 与会者每人3分钟对不同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7:00—17:20 互动环节
17:20—17:30 小结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前副院长、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共同会长张乐天教授(左)主持了这次上海预备会。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引进社会工作课程,创办社会生活资料中心,认为这些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研究。之后,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英国) 会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向群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主要介绍中国比较与中国研究的区别,为什么把中国研究放在全球框架中来做,怎样把对中国社会研究的成果加入到人类的知识大厦,在做学问的同时如何从跨学科到跨行跨界的知识转化,不但服务学术社区,而且要参与型塑全球社会。
来自上海及杭州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发言的与会嘉宾自然地形成了以下三个小组。
民进上海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施薔生先生(左一),也是这次上海预备会议的主要协调人,他在发言中概括了中英文化交流的五大特点及其意义,强调利用中国比较研究这一抓手,在学术外宣的凸现中国元素。上海全丰投资有限公司是这次上海预备会的主要赞助者,其董事长錢振华博士(左二)讲道,从商业文化的体验中,感受到人们在做生意或其他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自私、不守规矩等的做法,开始以为是文革遗毒,后来发现在民国、清朝、战国时期都有,因此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中的大问题来反思,其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虽然他在北大读书期间聆听了许多大师的讲座,但是,对这个问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丁正伟先生(右二)是一位艺术评论家,他认为文化交流的过程不是抢话语权,影响或改变别人,而是要柔和地慢慢地渗透,通过问道求野的礼,达到上善若水、天人合一的境界。上海文艺出版社 副总编曹元勇先生(右一),提出要用故事来讲概念,如莫言的作品的特点是讲述底层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思考问题的。还有如何把文化用文明讲,天下一体的全息概念、中庸思想,在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应该探讨合适的讲法。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制度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郭毅教授(左一),也提出了一个中国概念输出的问题,如在管理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有阴阳、关系等概念,如何综合大陆港台的思想行为的建构研究,解析中国的概念。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话语分析研究协会常务理事钱毓芳教授(左二)是语料库专家,她提出可以通过建立社会科学语料库的方式,通过批判话语的方法,来帮助中国概念和输出和中华话语的建构。上海交通大学老子书院院长王干城教授(右二),在大学学了七年的西方哲学,转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从中挖掘出老子思想,认为其精华在于12个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掌)而不宰,认为这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观点一一对应。后来成立老子书院,对企业家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孙晓婧女士(右一)是罗滕发展协会的理事长和罗藤企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她介绍自己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留学期间,参与了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的工作,回国创办协会和企业的同时也自觉从事公益事业,开展活动帮助贫困孩子就学。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社会学系副主任陆绯云教授(左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参与了英国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资助的关于社会支持的项目,与常向群同是项目组成员。她认为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要对文化作分解: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创意产业、中华文化话语等等。费孝通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有助于文化交流。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研究员(左二)最近刚从英国回来,他介绍说,我们把眼睛向外看的时候,要看深层的东西,如英国人在商业运营时平心静气、理智行事,最后大家各得其所,社会也稳定,要探讨这后面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基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殷晓蓉教授(中),曾经翻译过传播学史,从全球的社会变迁进程看传播问题,中国新闻走出去很难,国家有投入,还有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等等,研究如何使用不同的媒介,如少数民族的媒介,很重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上海圣大燕园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王业龙先生(右二), 认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但是我们实际情况是很不平衡的,出国留学的多,引进的版权多,输出的少。新文化运动100年了,正在编中英文化交流的书,希望能够走出去。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战刚博士(右一),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介绍郑杭生基金会对青年学人的赞助和“爱心基地”的建设,二是介绍郑杭生教授关于中国经验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如长波进程的时间和本土的两个维度,通过传统到现代的脉络来把握把全球化进程,等等。
会前,部分与会者翻阅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和环球世纪出版社彩单,左上图左二这位先生是做营销策划的,他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的赵蓉晖教授、余华博士和沈骑博士参会,他们因会议时间冲突未能与会。右上图为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的两位会长(前排左右)及其中国首席代表、艾语·希捷集团 (研究|咨询|交流) 执行董事、高级顾问章简博士(后排中间)。会后,与会者们亲切交谈,下图为常向群与本次预备会议的组织者、上海觉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人赵梦女士(左)合影。
以上是这次上海预备会议的主要组织和筹办者。
部分嘉宾和与会者合影留念,之后并继续聚叙。
以上由茱莉亚·余根据觉尘文化提供的照片和录音编辑整理。
点击这里见英文页面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强教授携夫人访问英国 (2014年7月20-24日)
2014年7月20日,时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的李强教授(1950-2023)携夫人张华来英国度假【注释1】。我以朋友的身份提前安排了为期10天的行程,并在伦敦接待了他们。由于张老师感冒发烧,他们不得不中断假期,于24日下午提前改签机票回国,留下了许多遗憾,也给我留下了难忘和美好的回忆。以下记录了他们此次访问的部分内容.
7月20日(星期日),李强夫妇乘BA38航班于15:10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随后前往Hilton London酒店入住(该酒店位于Edgware Road,但距离我家附近的Edgware Station较远)。预订了19:30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欣赏由世界和平乐团(World Peace Orchestra)的演奏会。这支乐团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组成,演奏了贝多芬、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以及一些具有世界和平主题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演奏表达了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和谐共存。可惜,由于李老师夫妇有时差且较为疲劳,我和其他朋友代他们欣赏了音乐会。
7月21日(星期一),我们前往威斯利花园进行一日游。当天,李强夫妇加入了我和两位朋友之前安排好的活动。威斯利花园(Wisley Garden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RHS)位于距离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Garden)西南23英里的萨里郡,是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拥有和管理的花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园艺花园之一。该花园以其丰富多样的植物、精美的园艺设计和深厚的园艺传统,成为了英国乃至全球园艺爱好者的圣地。
以上这组照片展示的是我之前未曾见过的花卉(从左至右):朝鲜蓟(Artichoke),一种属于菊科的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未开花的花蕾可食用,开放的花朵呈鲜艳的紫色,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万代兰(Vanda),以其华丽的大花和多样的花色著称,这株万代兰的花朵上有紫色斑点,极具观赏价值;鹤望兰或天堂鸟花(Heliconia rostrata),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鲜艳的颜色闻名,这株鹤望兰的花朵呈现红色、黄色和绿色的组合,非常具有观赏性;蜘蛛兰(Spider Orchid)或布拉索兰(Brassia),因其花朵形状奇特,长长的花瓣和唇瓣让人联想到蜘蛛的腿而得名;螺旋姜(Alpinia zerumbet),它的茎部有着独特的纹理和形状,呈现出螺旋状的结构,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叶片而广泛用于观赏。
下组照片(从左至右):在威斯利花园(Wisley Gardens)内看到一个中式亭子,上面写着“蝶恋亭”(Butterfly Lovers Pavilion)。这是2005年由中国上海植物园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RHS)合作建造的。该亭子最初为当年的汉普顿宫花卉展(Hampton Court Palace Flower Show)而设计,并获得了银奖。建成后,它被捐赠给威斯利花园,成为了该园内的一个永久景点。这座亭子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亭子的设计和施工由中国天津大学景观设计教授刘庭风负责。为了纪念这一传说,亭子的六根柱子上都雕刻有蝴蝶图案,象征着这对传说中的恋人最终化蝶的爱情故事。蝶恋亭的建造和放置地点旨在突出中国园林设计的哲学理念,特别是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方面。亭子的材料均从浙江运来,以确保其传统中国建筑风格得以完美呈现。建造蝶恋亭的主要目的是庆祝中英两国在园艺领域的合作,并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引入到威斯利花园,为游客提供一种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独特体验。该亭子的设计和施工由来自中国的园艺师和工匠负责,他们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工艺,将亭子完美地融入了威斯利花园的自然环境中。
当我们要离开威斯利花园时,分别与我的朋友和李强老师夫妇合影留念。
7月22日(星期二),伦敦市内一日游
我们与英国社会学学会前会长马丁·阿尔布劳教授约好了12:30的午餐会,行程相当紧凑。我们一大早乘地铁前往伦敦塔和塔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参观。在附近浏览后,我们在码头登上了一艘朝威斯敏斯特方向行驶的泰晤士河观光船(见以下组图)。
到了威斯敏斯特码头,我们沿着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官邸)行走,经过皇家马厩(Horse Guards Parade)、伦敦骑兵卫队拱门(Horse Guards Arch)等地,观赏了换马仪式(见以下组图)。
随后,我们来到了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李老师对广场上纳尔逊纪念柱(Nelson’s Column)基座四周的四座青铜狮子雕像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些狮子雕像是特拉法加广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李老师特别选取其中一只狮子为背景合影。我对于这张照片中巨大的狮子和“渺小”的李老师夫妇形成的对比产生了联想。狮子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力量、勇气和尊严的象征,在此地拍照或许是对自我认同的一种肯定和自豪。
我们也都对广场上第四基座(Fourth Plinth)上的蓝色公鸡雕塑产生了兴趣。第四基座最初是为威廉四世国王的雕像而设计的,但由于资金问题,雕像从未完成。1999年,第四基座项目启动,成为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的平台,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座名为《大公鸡》(Hahn/Cock)的雕塑由德国艺术家Katharina Fritsch创作。雕塑以其大胆的颜色和形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蓝色公鸡象征着男性的力量和勇气,同时也带有讽刺意味,质疑传统纪念碑的严肃性。艺术家Fritsch将其描述为一种幽默的讽刺,挑战了广场上其他传统雕像的沉重感,成为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见以下组图)。
离开广场后,李老师建议去参观英国国家学术院(The British Academy)。该学院成立于1902年,旨在促进和支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研究,是英国国家级学术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术研究的高标准,推动学术讨论,并支持通过研究来增进对人类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学术院不对外开放,只有参加内部活动或会议才能进入。李老师在门口留影,并建议说,以后我们要在这里举办活动。【注释2】。
我们与马丁·阿尔布劳的午餐会安排在皇家汽车俱乐部(Royal Automobile Club,简称RAC)。这是英国顶级私人会员俱乐部,提供餐饮、住宿、健身、社交活动和商务会议空间。RAC的餐饮服务以其高品质和精致的菜肴而闻名,是伦敦高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马丁陪同李强夫妇参观了俱乐部,我们在花园里交流,午餐后,马丁赠予李强他的获奖著作《全球时代》(The Global Age)一书(见下组图)。【注释3】
午餐后,我们漫步于伦敦街区,来到了伦敦经济学院,在那里与正在做访问学者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佳燕博士会面。她在李强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见下组图)【注释4】。
下午4点前,我们赶在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关门前最后一批进入参观。李老师又让我为他们在一尊大狮子的浮雕前拍照。这是著名的亚述石雕之一,可能来自亚述古城尼尼微(Nineveh)的遗址,表现了“亚述狮子狩猎”(Assyrian Lion Hunt)场景的一部分,是亚述帝国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这张照片再次表明了李老师与狮子这一象征的认同。
在中国馆,我们看到了一幅大型卷轴画(可惜没有拍下展品的标注)。这幅画描绘了山水题材,表现了山川、流水、松树等自然景观,意在表达画家对自然的崇敬,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我顺便谈及了在伦敦经济学院的“中国比较视野”的基础上加上全球视野,不仅是全球性地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作比较性研究,而且是历史性地对中国社会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型作全方位的比较研究。从方法论上讲,中国学者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西方同行的研究的本质 区别可以通过理解一幅中国画卷来理解。【注释5】。
7月23日(星期三),李老师夫妇自行从滑铁卢火车站前往温莎小镇进行一日游,并对温莎城堡进行了详细参观。回到伦敦后,张老师开始发烧,于是他们决定改签机票,提前回国。
7月24日(星期四),原本安排的是在我家附近的林子里徒步并进行学术交流,但由于李老师夫妇的飞机将于下午16:45从希思罗机场起飞,我们取消了徒步活动。上午茶聊,随后享用了午餐。以下照片是李老师拍的,当时微信拍照还不太普及,所以没有留下我们的合影,但留下了张老师分别与我母亲和我的合影。
我们大概在下午2点前与刘佳燕和她的儿子在希思罗机场T2汇合,孩子主动并开心地推着行李车,大家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临别前,我们在一幅彩画广告前合影。后来回想,这张合影具有深刻和个人化的寓意,象征了学术交流、友谊、教育传承以及家庭纽带。它记录了学者们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对家庭的珍视。
注释:
- [1] 李强于2014年7月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这是自1979年学会成立以来的第六任会长,继费孝通、袁方、陆学艺、郑杭生和李培林之后。这篇博客是于2014年7月28日写的,并在10年后的2024年7-8月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等京沪四所高校访问英国后更新的。
- [2] 从2015年开始,第二届全球中国对话至2023年的第八届全球中国对话都在此处举办。
- [3] 李强曾兼任全球中国研究院中方荣誉院长(与马丁并列),全球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全球中国学术院并改制为院士制机构后,李强担任学术院理事会中方会长,并与英国社会与经济研究委员会(ESRC,相当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前代理总裁Tony McEnery教授并列。
- [4]李强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前主任李铁共同主编了环球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镇化研究丛书”,刘佳燕担任该丛书的执行编辑。
- [5]常向群:《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简体字版,2009年;繁体字版,2010年;英文版,2010)中作过解释: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评论《中国:三个皇帝(1662—1795)》展览中的中国画时指出,与西方的油画所提供的单视点(a single perspective point)不同,中国的绘画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同时表现等距的多视点(multiple perspective points)。他认为,西方艺术史一直忽视了美丽而精致的中国卷轴画(典型的此类画如“清明上河图”,中国比较研究网站选中此画作为首页的主题之一,有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寓意,见上面的标幅。 在霍克尼看来,”中国的卷轴画有点像电影,给观赏者一种参与绘画作品的快感。进而解释道,由于中国的绘画没有消失点(a vanishing point),与其说是站着不动地欣赏西方的油画,赏画者在欣赏中国画时则必须变成画中的这个消失点。因此,在欣赏中国画时要成为画的一部分,其眼睛、身体,甚至心理等都要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去,并随着画面的滚动从一部分移动到另一个部分(David Hockney, A Difference of Perspective, in ‘Three Emperors, 1662—1795’, RA Magazine, Winter, 2005)。常向群认为,‘粗线条来看,“西方”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比较注重于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细致地分析,而中国式的研究则比较注重于把几个问题综合在一起来概括和 描述。本书所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幅用文字表达的反映江村村民生活极其复杂的关系的巨幅卷轴画。但它不完全是中式的做法,有点像西方的将若干小幅的油画挂在一 面墙上的展示法,不过在此不是挂在墙上,而是镶拼在中式的卷轴画里。借助于霍克尼建议的欣赏中国画的方法也许会有助于读者耐心地读完此书。’ (常:2009年,第15页;2010年,第39页)。
常向群,2014年7月30首发;2024年8月30更新。
相关页面:
图片报道: 韦伯与中国国际大会, 2013
中国、西方与未来全球资本主义还是其他社会形态?
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最近的新闻报道, “全球经济体系的未来取决于西方同中国的关系。一百年前,马克斯∙韦伯,现代西方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创始人,对文化因素阻碍了非西方背景的西式的资本主义兴 起的有着经典研究的著述。” 2013年9月5-6日,题为“韦伯与中国:文化,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国际大会成功地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行。近百名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社会科学家重新 审视韦伯命题,探讨他开创的社会科学方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诠释当今纷繁复杂的经济发展状态。会后,我们收到一些与会者的来函,称赞本次大会是:
- “一个伟大 的胜利!”
- “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 “一次激励智力及其丰产的会议!”
- “一次棒极了的会议”……
以下是韦伯与中国大会的图片新闻,它再现了会议特点并展示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希望你们喜欢。同时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素料和建议,便于随时更新此页。
在亚非学院召开的“韦伯与中国”全体大会的会场(G2:上图)和(v211:下图)。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金融与经济管理系准教授薄宏博士(左图)主持了开幕式;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院长保罗•韦伯利Paul Webley教授(中图)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亚非学院,这一在全球领先的研究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教研机构。 英国社会学会荣誉副会长、德国波恩大学高研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教授(右图)指出,我们相聚一堂是因为对会议主题的共同学术兴趣,而非某个大团体或机构的特殊项目,并表达了他对主办这次大会的亚非学院、组委会成员以及参与者的感谢。
主题演讲
四场主题演讲分别安排在9月5-6日两天的上午和下午。
德国海德堡大学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系荣休教授沃尔夫冈•施鲁赫特Wolfgang Schluchter做了题为“如何让思想在历史中富有成效:马克斯•韦伯对儒教及延伸之研究”的主题演讲。他对韦伯的儒家思想应用作了重要澄清,认为 “禁欲的新教的最明显的反例,从表面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完全不同。韦伯尝试用儒教开发一种社会学和宗教理性主义的类型学。儒家思想也被他用作背景去理解西 方发展的奇特性。”
他的这一演讲也是“首次《马克斯•韦伯研究》的年度讲座”。《马克斯•韦伯研究》主编、伦敦都市大学全球政策研究所文化与现代化项目主任山姆•威姆斯特教授主持了该演讲。
苏国勋教授(中图)因健康原因缺席会议,章晓英博士(左 图,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代为宣读其演讲稿。苏国勋教授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荣休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是中国最著名的韦伯研究专家。他指 出,由于一些错误的观念导致韦伯曲解中国文化的某些元素,他试图探究出更精细的方法来进行不同文明间的分析。听众对其观点提出许多重要的和感兴趣的问题。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共同会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组委会联席主席常向群博士(右图)主持了这场演讲,她提议把所有的批评、评论及问题反馈给苏教授并寻求他的回应,希望在2014出版的《中国比较研究》特刊上发表一篇“一位中国学者与西方韦伯研究者的‘缺席’的对话”。
左边的照片是马丁•阿尔布劳教授(左图)主持大会的第三场嘉宾演讲,他拿着由斯蒂芬•凯尔伯格(右图)翻译并撰写前言的增补版《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斯蒂芬•凯尔伯格Stephen Kalberg教授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他在其主题演讲中强调韦伯的系统方法和不同文明的比较分析的持续相关性,并对韦伯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作了重要的重新评估,详见他的《马克斯•韦伯的历史比较社会学》(2012)一书。观众对此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
最后一位演讲人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韩格理Gary Hamilton教授(左下图)。沃尔夫冈•施鲁赫特教授(右 下 图)主持了演讲。他承认从韩格理的韦伯研究中学到了两件事:第一,韩格理基于亚洲的资本主义的家庭研究让他认识到,韦伯坚持资本主义要求把家庭和公司分开 的观点不适用于亚洲。第二,他同意韩格理的观点,认为韦伯在基于“孝”和“父权”而进行的传统中国和古罗马社会的比较中出现了错误。施鲁赫特在提到这一点 时展示了去年出版的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英对照版,英译本由韩格理和王政(下一组照片右二)翻译。中英文对照版《乡土中国》的编辑曾在2010年费孝通教 授百年诞辰纪念时主持了一个韩格理教授和常向群博士之间的对话,讨论费孝通对世界人类学和全球社会学的贡献。对话的缩节版发表在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会刊 Anthropology Today 的2011年第6期(左边第一、二张照片),对话完整版见2011年第1卷第2期《中国比较研究》。 韩格理在演讲中展示了池塘中的单一的纹波和多个波纹的图片来解说“差序格局”中的关系的不同模式,并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关系圈的中心。韩格理曾在一个更大 的 框架中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纠正了韦伯的“孝”和“父权”观点,这篇早期论文发表在《中国比较研究》(JCCP)的创刊号上(2011年 6月第1期)上。《中国比较研究》创刊号(右图)的主要文章都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国社会的基础》相 关(副标题为费孝通和韩格理讨论英文版书名时一起加上去的)。这本书中文版发表于1947年,英文版1992年。但它至今仍然有价值,因为后来的中国学者 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而且甚至连本书的译者韩格理本人,都忽略或没有充分理解费孝通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常向 群,2011,1(1):32,JCCP)。费孝通《乡土中国》发表15年后,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才认真地阅读了此书,写了“社会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一位西方汉学人类学家的惊喜和问题——阅读费孝通教授的中西对比 ”一文,这篇对“差序格局”较为深入研究的论文的中英文版,同时再现于《中国比较研究》2011年第1卷第2期。(注意:该期刊封底的网址和邮箱地址分别 从2013年3月和7月停用。目前电子邮件是:journal@ccpn-global.org;网站:www.journal.ccpn-global.org).
会议结束后,韩格理说,本次大会使我意识到,要建立一个中国比较研究的框架还有很多事要做。
全体会议
本次大会还安排了三次全体会议。英国雷丁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Athena Leoussi博士主持第一次全体大会。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亚洲中心主任阿塔•侯赛因(Athar Hussain)教授, 发表了关于中国人才选拔方面的演讲,认为中国学校的考试排名选拔制度对那些有钱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家庭有利,但对穷人家的孩子却不公平。随后,《马克斯∙韦伯研究》主编山姆•威姆斯特教授做 了题为“韦伯社会经济分析”的演讲,他认为韦伯的类型学不应束之高阁,要用于案例研究,韦伯在1906年把类型学应用于俄国,如今我们得应用于中国。他建 议,韦伯的关键概念,如经济能力、配置分配合法力、占有或挪用(appropriation)、劳动分工的形式、组织形式、国家与政权、社会化,可直接用 于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不需要用正确的资本主义的标准模式来判断。
第二次全体会议主持人是彼得∙福鲁格尔博士(Peter Flügel)(中图),他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宗教研究系高级讲师。美国俄勒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教授顾德曼Bryna Goodman(右图)发表了一篇题为“伦理文化不是俱乐部:早期中国证券交易体系中的政治、法律和资本”的演讲。 她把1921年上海股市泡沫作为一个案例研究,以个体商人和上海商会公开辩论的形式,探究经济发展、自由与国家主权等引起公众争议的问题。这里反映出的问 题,韦伯在自我防御19世纪90年代Kaiserreich证券交易已经提出过。接着,美国和理大学历史系主任、哈佛大学法学院研究员高鸿钧Karen Turner教授(左 图)发表了“为国家服务的宗教:重新审视韦伯的中国传统观”的演讲。她分析道,根据出土文献与传播文本的修正后观点,在帝国形成时期,高度的理性塑造了中 国的官僚机构,并论证了中国比西方要早得多就通过礼法典籍发展了一种有效的制度,用于管理经济、服务国家。她指出,儒家的官员大多是自私和不准备为根本的 改变做出牺牲的。
第三次全体会议是由英国社会学会韦伯分会主席、 英国索尔德福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卡洛斯•弗雷德Carlos Frade博士(左图)主持。这次会议的两场演讲均由两人联席演示。上半场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冯珠娣Judith Farquhar教授(右图)和中国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研究院高级讲师赖立里博士(中 图)联席,她们合著的论文题为,“中国国药(National Medicines):制度理性和‘愈合的魅力(charisma)”。她们从实证研究中发现,任何社会的政权都不是纯粹的“理性”,因为医疗信息的理性 系统最终只是医学美术或“愈合魅力”的表层。她们试图表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中国历史实践中,理性和非理性都有共构关系。大家对此观点提出了许多问题, 例如,施鲁赫特认为“人格魅力” 是一个政治概念,是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个人关系的先决条件。但两位作者引证了“神奇的魅力”的实践中的用法(见:王斯福和王铭铭合著的《基层卡理斯玛: 中国的四种地方领袖》(2001年)。这两种情况都说明了,韦伯的“魅力”可以用于“富有想象力的”实证研究方式。这里似乎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会议上提出 的严格地将“魅力”一词用于中国社会语境的观点;另一种提出如何将韦伯的概念在中国语境的实证研究“富有想象力”地应用?
第三次全体会议下半场演讲是英国社会学会荣誉副会长、德国波恩大学高研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教授(右图)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新闻系系主任章晓英博士(左图)联席演示的。
标 题为“世界之外的世界:韦伯、中国及公正的旁观者”。这场演讲类似一场对话:阿尔布劳解释说,“世界”这一概念是韦伯的比较宗教研究的 中心。章博士介绍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世界和天下)。马丁还介绍了曾在中国生活和教书的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贝特朗•罗素Bertrand Russell等思想家对世界的理解,欣赏那个与西方不同的世界。
两位演讲者提出了“共享的不同世界”以取代“大同世界”的观点。作为《全球时代》的作 者,阿尔布劳把话题转向了“世界”,这从《新的世界秩序中的中国思想》系列丛书可见一斑,此系列丛书由阿尔布劳提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资助。章博士在演讲中提及的赵汀阳著的《全球系统》一书被列入此系列,书中提出了一个中国视野的世界观体系。
小组会议
本 次会议共收到近50篇提交的论文含合著的论文。除了专题演讲和缺席者的论文之外,其余30篇论文被分为10小组。它们是:重读韦伯,韦伯的合理化研究,儒 家思想和工作伦理,中国法律,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法律,现代性与中国崛起,比照现代中国经济重温韦伯,中国政府和市场社会主义,中国企业,中国的投资。上面 照片是从小组会议中任意选取的。最上面的照片是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准教授邓钢博士在主持小组会议。
上面的照片展现不同小组的成员在宣讲他们的论文。中国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长钱宏教授做 了题为“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与共生价值观”的有趣演讲。钱教授把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进行了比较,认为马克思用“批判的武器”来审视资本主义,而韦 伯却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他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比较,指出,“资本主义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局限,对 抗和负面性。结果,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时,新教伦理与韦伯资本主义精神遭遇到极大的困境,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却成为一个“国家资本主 义”。他的结论是,无论是社会化的资本主义还是资本化的社会主义都困境重重。基于他的研究和经验,在整合古老的东方智慧与当代生物学“共生起源”发现的基 础上,钱教授提出了全球生态语境下的中国哲学——“共生价值观”,简单地表达为“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这一思想已经得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认可。他建议, “共生价值观”可作为一个原则用,来处理世界上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为了践行“共生价值观”,钱教授用333个汉字提出“共生十 诫”。底部的照片是钱教授演讲后把“共生十诫”作为礼物赠送给小组主持人马丁•阿尔布劳教授。
问答环节
每次大会或小组演讲后都有问答环节,它们也同等重要。随意选取的照片展现了热情的观众参与大会的始终。正是观众和演讲者的共同努力让大会充满智慧的光芒。
闭幕大会
闭幕大会由两部分组成。闭幕大会是以“资本主义的未来”这一主题讨论开场的,这场主题活动是由《马克斯∙韦伯研究》主编山姆•威姆斯特教授组织和主持的。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上图左一)是英国伦敦大学哥德斯密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社会学教授。他是《构建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和城市变化》一 书的合著者,此书在大会开幕前两天由罗特里奇出版公司出版。他认为,中国要不被视为在财产法和合同法方面落后于西方企业标准,或者被看作是执意实行新版本 自由主义。相反,新自由主义经济生活是个性化的和剥离脱嵌的,而中国模式是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同时,其庞大的城市变化已被视为一种新形式的“本土国家 资本主义”。韦伯的工具理性已经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新的实质理性,延伸到伦理争论。这时主持人提出“中国模式是否是资本主义模式的分支”的问题,几位著名公 共知识分子回应了这个问题。底排照片从左到右依次为:大英帝国勋章荣膺者斯蒂芬•陈教授(左图),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律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前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道德在非洲:中世纪王国与黑暗大陆》主编。他认为,中国注重全球秩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对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主权的概念和成为WTO成员。在与非洲的贸易问题上,中国官员对其目标进行了非常冷静的成本效益分析。李淯(中图),畅销书《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一书的作者,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和经济学客座教授,中国西亚斯国际大学教授,她持更为温和的观点,指出中国正在进行蓬勃的新举措,并没有受到美国现在功能失调的影响。右图是马丁•雅克,全球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终结和全球新秩序的诞生》(2009,2012) 的作者, 伦敦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中国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马丁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国将很快掌握全球主导权;例如,我们预期美元的国际优势能持续多 久?然后幻想性地假设中国将遵守一个西方建立的模型和规则。还有最近还没得到解决的金融危机,凸显了西方的弱点和急需新的生命力。正如马丁•阿尔布劳所说 的:我们不是进入了信息普及的时代?接下来的广博而生动的问答回归到韦伯自己的定律,理性结构要求一个成功的现代性,资本主义的动力是以内在的紧张和危险 为特征。
最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法律讲师、大会组委会联席主席康佩理Ernest Caldwell(左图)主持大会闭幕致辞。斯蒂芬•陈教授(中图)代表亚非学院感谢大家的参与,正是大家的积极参与会议才取得圆满的成功。这让他想起1973年他第一次阅读韦伯作品,过去的40年他对韦伯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有助于他的研究。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共同会长、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向群博士(右图),对所有直接或间接、体力上、精神上、情感上、智力上、经济上等等帮助会议成功举办的人表达由衷的感谢!她引用中国古话“吃水不忘挖井人”依次对以下个人与团体表达诚挚的谢意:
- 感谢伦敦经济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创办主任和《中国比较研究》创刊主编王斯福教授,使“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和《中国比较研究》期刊得以组织和赞助“韦伯与中国”大会;
- 感谢Elisabeth Croll教授于2006年安排常向群博士在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做研究员,没有这个缘起,我们也不可能在亚非学院召开这次大会。
- 感谢马丁•阿尔布劳教授提议伦敦经济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与其他单位共同主办“韦伯与中国”大会,并领导组委会成功地举办了这次会议。
- 感 谢亚非学院同事们: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靝沅(Tian Yuan Tan)博士、亚非学院新近成立的中国研究所创始主任Michel Hockx教授、朱莉教授、薄宏博士、康佩理先生、 保罗•韦伯利教授、斯蒂芬陈教授、Andrea Janku博士、 Peter Flügel博士、 Carol Tan博士以及亚非学院中心和项目办公室经理Jane Savory女士, 感谢他们会议自始至终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帮助。
- 感 谢组委会其他成员:伦敦经济学院John Breuilly 教授和伦敦经济学院邓钢博士,《马克斯•韦伯研究》主编山姆•威姆斯特教授, 英国社会学会韦伯分会主席卡洛斯•弗雷德博士, 英国雷丁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Athena Leoussi博士,感谢他们的智慧投入和情感支持!
- 感谢其他组织者和赞助者:全球中国研究会联席会长、中国复旦大学张乐天教授, 《中国比较研究》杂志客座主编、中国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Arthur Probsthain东方书店的Michael Sheringham先生, 感谢他们支持并赞助大会。
- 感 谢所有的志愿者:来自亚非学院的 Mimi Ajibade, Anlan Chen, Weiwei Chen, Mieke Houvenaghel, Farwa Sial, Ghayda Nawres 和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孙晓婧,感谢他们会议期间的事无巨细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 最后,常向群博士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中国俗语表达了她对会议所有参与者包括主讲嘉宾、闭幕讨论的专家、全体大会和小组演讲者,以及所有与会者的深深的谢意,正是他们的热情参与才让此次会议获得丰富的学术成果!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韦伯与中国”大会正是这样一场盛宴。我们希望,在您回家后,“韦伯与中国”大会及其精神,可见的或不可见的图像、富有想象的思考和记忆,将一直陪伴着您…
徐海燕译
点击此处下载
金砖国家移民如何参与型塑全球社会?
2013年3月2日,‘金砖国家新移民如何参与型塑全球社会’的国际大会在伦敦政经学院成功地举办。
伦 敦政经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Athar Hussain教授宣布会议开幕。英国上议院副主席迈克•贝茨勋爵(Lord Michael Bates)为大会致了一个精彩而有趣的开幕词。中国移民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李明欢教授和与英国移民研究专家、牛津大学移民研究中心副主任 Nicholas Van Hear博士分别作了主题演讲。金砖国家新移民研究项目的八位成员围绕着两个主题发表了论文:“金砖四国移民(migrants)和迁移 (migration)在全球社会的案例研究”及“全球社会中移民与原籍国的关系”。 对于后者,项目负责人、日中社会会学会会长、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学院陈立行教授在下午会议作了相关题目的开场报告。最后发言的是项目共同负责人、伦敦 经济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联席主任常向群博士,她对项目研究做了一个概述,阐明了研究课题和兴趣,介绍了从实地考察和在线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及初步分析。与 会者们积极地参与了答 问环节。闭幕小组由三位教授组成。萨塞克斯大学的移民与全球化专家Ronald Skeldon教授作了闭幕报告,布莱顿大学‘欧盟与印度跨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主任Professor Karamjit Gill做了评议;最后由伦敦经济学院王斯福教授(Professor Stephan Feuchtwang) 致闭幕词。
背景
伦 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 (CCPN) 参与了一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名为“金砖国家新移民在美澳日英的比较研究” (2009-2013年)。该项目与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学院合作,由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资助,项目研究人员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香港、日本、俄罗斯、新加坡、斯里兰卡、英国和美国。我们研究的移民对象为“新移民”,即自 1989年以来迁移到英美澳日的金砖国家的移民。
为了回应从金砖四国(BRIC)到金砖国家(BRICS)的转变,这个庞大而快速增长的经 济体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显着地影响区域和全球事务,我们的研究增加了南非移民在英国的对比研究。金砖国家本身和来自这些国家的移民对塑造未来的全球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可以被用来寻找一些方法,以促进来自这五个金砖国家的移民在东道国的经济和社会福祉,并加强他们对东道国的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我们对居住在国外的移民如何协助家乡国家的发展也感兴趣。
除 了标准的社会科学方法外,本项目还采用网上问卷调查 (已于2013年7月31日结束)。该项目的主要特点是把研究领域从“迁移研究”(migration studies)扩展到“移民研究”(migrant studies) ,即对人的关注。它与“迁移研究”中对特殊的群体的关注,如移民的人权或健康等不同,我们的项目侧重于“普通的移民”(ordinary migrant people)的基本状况,因为我们相信广大的“普通人”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础
组织者和召集人
组织者:
- 伦敦政经学院亚洲研究中心
- 伦敦政经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 (CCPN)
-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KGU)
- 英国浙江联谊会 (ZJUKA)
召集人:
- 陈立行教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学院; 日中社会学学会主席
- 常向群博士,伦敦政经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 (CCPN) 联席主任
程序
上午会议 9:00-13:00
主席: Athar Hussain教授(伦敦政经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开幕式9:00-10:15
- 开幕词:迈克•贝茨勋爵(Lord Michael Bates 英国上议院副主席)
- ‘中国人在欧洲: 移民的历史和他们参与塑造欧洲社会’,李明欢教授(中国厦门大学社会学系; 中国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顾问)
- 变化中的全球迁移秩序:二十年的动荡,Nicholas Van Hear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移民政策与社会中心(COMPAS) 副主任和高级研究员) [ppt]
金砖四国移民(migrants)和迁移(migration)在全球社会的案例研究
10:15-10:45 日本的劳工结构在转型吗?三重县的巴西劳工经验教训,KUMARA Ananda教授(日本铃鹿国际大学副校长) [ppt; paper summary]
10:45-11:15 俄国技术移民的迁移:赋权对发展的影响,Esuna Dugarova博士(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 (UNRISD) 研究分析师) [ppt]
11:15-11:30 茶歇
11:30-12:00 从脆弱到灵活性:印度经销商在中国绍兴,Ka-Kin Cheuk先生(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ppt]
12:00-12:30 巴西、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华人律师 — 三向比较,Helen Tung女士(英国伦敦1 Temple Avenue Chambers律师) [ppt]
12:30-13:00 作为金砖国家通往非洲的闸口的南非及对迁移模式的启示,Ana Faria-Santana女士(伦敦政经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 (CCPN) 研究员; 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前研究主任) [ppt]
13:00-14:00 午餐
下午会议: 13:00-17:00
全球社会中移民与原籍国的关系
主席: 邓钢博士(伦敦政经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主任,经济史系准教授)
2:00-:2:30 影响金砖国家移民回归其国家的比较研究,陈立行教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学院教授;金砖移民项目负责人; 日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
2:30-3:00 祖国的召唤,家庭的拖累:金砖国家新移民在英美澳日,邵春芬博士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研究学系讲师)
3:00-3:15 茶歇
3:15-3:45 效忠问题与居住国和原籍国: 动态和效果,KOMAI Hiroshi教授(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3:45-4:15 金砖国家的移民如何参与塑造全球社会?项目研究概述,常向群博士(金砖国家移民项目共同负责人,伦敦政经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 (CCPN) 联席主任) [ppt]
4:15-5:30 闭幕式
- Ronald Skeldon教授(萨塞克斯大学全球研究学院地理系) [ppt]
- Karamjit Gill教授(布莱顿大学人类中心系统; 《人工智能与社会: 知识、文化和通讯期刊》 主编)
- 王斯福教授(Stephan Feuchtwang伦敦政经学院人类学系荣休教授,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始创主任)
相关信息
点击这里下载程序
点击这里下载摘要
伦敦政经学院:http://www2.lse.ac.uk/publicEvents/events/2013/03/20130302t0900vCLM202.aspx
英国浙江联谊会: http://www.zjuka.org.uk/page13.html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联络: ccpn@lse.ac.uk
附注:
1. 本次活动由伦敦政经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 (CCPN)组织 。如果您现在有什么问题请联络全球中国比较研究网 : info@ccpn-global.org
2. 我们将尽快更新简报或文章概要
3. 会议论文集将于2014年底出版
照片
议场
与会者踊跃参与答问环节
大会部分与会者[下载]
注册
本次会议免费向公众开放,但需要注册。
Sabrina CY Luk 翻译
点击这里进入英文网页
华人思维方式与一般社会科学方法之比较
2011年,林毅夫的《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亚马逊Kindle版本,见封面中间图)出版。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时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行长。这是其中文著作《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200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版本(左侧为原版封面;右侧为2012年出版的第二版封面)。此书的重要的见解,尤其是书名“本体与常无”引起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的关注,因为该书融入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本体与常无”这一中国哲学概念。该概念是道家哲学的核心,体现了“无”的思想,代表着一种虚静和无限的状态,反映了东方文化对世界的理解与探索。
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决定邀请林毅夫教授做一次华人思维方式与一般社会科学方法比较的对话。2012年3月6日(星期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理事会批准了授予林毅夫荣誉博士学位的提议。他将被授予2012年度LSE荣誉学位的科学博士(经济学),该荣誉每年授予一人。此次提名由CCPN主任邓肯博士提出,并得到了经济史系主任珍妮特·亨特Janet Hunter 教授和经济系教授兼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管理委员会主席柯成兴Danny Quah教授的支持。林毅夫教授计划于12月18日在LSE出席颁授典礼。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联席主任常向群博士策划并组织了一场题为“华人思维方式与一般社会科学方法之比较”的研讨会。
林教授要求所有研讨会的参与者从亚马逊购买Kindle版本的书籍,并在研讨会前阅读。这本书是林教授在2003年和2004年于北京大学教授转型经济学课程期间,与研究生进行的对话集,并附有三篇期刊文章作为附录。该书以问答形式呈现,讨论了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经济研究,并基于现象的深入分析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作者还强调了中国经济学家在研究中采用国际公认规范的重要性,同时聚焦本土问题,并对现有新古典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发展与转型时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主要特点
- 由中国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之一撰写
- 采用教授与学生之间简单的问答形式编写
- 讨论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经济研究,
- 并基于深入的现象分析构建自己的模型 对现有新古典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转型时的局限性进行批判性反思
目录
- 主流原则与前提
- (不)适用于中国
- 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 附录1. 本土化、规范化与国际化——纪念《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
- 附录2. 经济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
- 附录3.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CCPN提出了一些问题供林教授讨论:
- Benti and changwu (本体与常无): 你说’理性是经济学的共同基础前提,核心或本体’,……人都是理性的,到处都是一样的,但决策者有非常不同的约束和机会成本 (15-16%; 9-10页)。 常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现象的思维定式,即从任何现有的理论约束中解放出来 (20-21%)。 你也说“一个逻辑的和内部一致的理论体系可以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例如儒家哲学是建立在维持不变的仁的美德之上。符合仁的行为是义,而判断哪些行为是义的及可以达到仁是智(智慧)或礼和信(信任)。环境和条件不同,因此实现仁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29-30%; 37-38页)。问题:本体和常无这对中文词汇是否只是给了经济学一个方法论或它们也可以被伸展到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论?例如中国有句话“以不变应万变” (保持不变以应对所有变化 – 通过坚持一个固定的原则或政策来应对一个不断变化的情况)。这里不变的是本体,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常无?
- 中国比较研究: 在回答 ‘为什么强调方法论 (13-14% Kindle; 5-6页 中文版)’的问题中, 你比较中国与‘亚洲四小虎’的快速发展, 提到‘后发优势’及前苏联及东欧的无秩序过渡的‘震荡治疗’: 你用中国作为一个比较对象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比较的方法与我们用的‘中国比较研究’相似。 你可不可以用两个例子去显示你的工作中有那些理论直接得益于应用这个方法?
- 严格的或超越逻辑证明: 一方面,你同意“数学是为了使经济理论更严格”而这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你说“有时要为严谨牺牲相关性”。当你讨论经济方法论的时候你提到中国古典文学,语言,诗歌形式,烹饪,绘画,艺术,及能够从数以千计的可能因素中发现最重要的变数的本能等 (17-19%; 8,13-14页)。 问题: 这与中国学者的风格很相似, 像费孝通。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译者韩格理 Gary Hamilton用这本书作为一个例子去显示“费孝通是他研究那些超出了逻辑证明的一个同情的理解” (2011), 虽然严格来说这本书并不像一本社会科学研究的著作。你觉得中国社会科学家的这种写作风格是中国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特点吗?
- 当地人研究他们自己的社会的优点或缺点: 一方面,你说“大多数人将理论看作真理和认为当一个理论适用于一个地方, 它必定是普遍适用的’, 当一种理论适合所有, 强调理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时候 (20%; 18页)。另一方面,你说“21世纪是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因为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最大和最强的经济体是英国。英国经济学家享有一个有利的位置去观察和研究在那里发生了什么。英国是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及大多数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在那里出现, 像一句中国说话 ‘近水楼台先得月’ (60-62%; 90-91页)。问题: 这与费孝通强调本地人研究本地社会的好处的方法论相似。但是, Edmund Leach (1982) 批评一些中国学者的工作, 包括费孝通在开弦弓的工作, 因为他们对他们的本地文化太了解及在他们的工作中不正当地利用了它们; Leach还批评了简单地基于一个本地的研究而推广到全中国及一个很长的中国历史的企图。什么是当地人研究当地社会的优势?
- 多重现象的结合: 你总结你的方法为“一个分析和三个归纳”。三个归纳包括一个横向的方法, e.g. 与一些采用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 及与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印度和很多拉丁美洲国家作比较; 及一个垂直的方法, e.g. 从一个历史的纵向的角度来看, 计划经济是在1929年在前苏联推出的; 第三个归纳方法是‘综合多种现象’, 经济学家在既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很多现象进行一个综合分析, 并期待他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而不是逐一分析它们 (35-36%; 45-47页). 问题: 这像很多中国学者, 如《黄河边的中国》的作者 曹景清 (2000); 常向群 (关系或礼尚往来? — 在一个中国乡村的互惠, 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创造性, 2010) 在她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通常有多个标准适用于判断任何一个关系, 使满足它们的全部或尽可能多, 一个同时被社会赋予价值和那些行使它的人享受的挑战性任务。你认为你的‘三个归纳’, 特别是第三个, 是中国的思维方法吗?
- 学问之道: 这是书的英文版其中一个被遗漏的附件。你解释‘道’是做好人(个人行为), 做好事及专注做学问的目标, 标准和方法。根据道, 学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及深入和小心地思考。大师应该从他们的心底关心人和社会, 将社会的兴衰当作自己使命, 有历史和全球视野, 高尚精神等 (129-145页)。 问题: 从古代中国开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思想。为什么你在英文版中遗漏了这个思想? 这个中国的思想和做研究方法怎样影响它们的结果?
由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联席主任常向群博士组织的研讨会于2012年12月18日上午8:30至10:00在人类学系的塞利格曼图书馆顺利举行。研讨会由CCPN创始主任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 教授主持。主讲人概述了他在经济和发展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这些贡献源于他对中国的广泛研究,并在方法论上受到华人思维方式的丰富启发,这在其创新的教学方法中有所体现,详见《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2012)。此书是原版中文著作(《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论》,2005)的英文版。在概述之后,主讲人与LSE的学者和学生展开了一场富有见地的对话。研讨会作为一次思想探索,展示了华人思维方式如何从经济学扩展到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强调了这种方法的跨学科相关性。此次活动吸引了多位知名学者参与,包括中国比较研究网(CCPN)高级研究员、英国社会学协会前会长马丁·阿尔布劳 Martin Albrow 教授,以及英国全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兼英国未来项目负责人、《马克斯·韦伯研究》期刊主编萨姆·惠姆斯特Sam Whimster 教授。
林毅夫博士介绍
林毅夫博士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师及副行长。他是银行有史以来第一个来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师。此前,林博士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主任,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林博士的学术贡献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其中第一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林博士已经展示了中国的非竞争性产业结构如何与中国的企业的技术能力建设互动。 他已经展示了这种互动如何运作去推动中国的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并有助于解释中国的品牌产业政策的成功。
林教授贡献的第二个方面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这超出了传统经济学而是一个结合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研究。林博士在他于其中一个全球政策制定中心的现在位置及作为一个经济学者对这方面贡献了他的批判性想法。林博士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将继续改变全球经济的不同层面作出了严谨的分析, 并澄清了在什么地方危险但是机会也会不断涌现。
林毅夫是一系列书的作者, 包括: 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提纲和要点: 思想, 战略和自生能力 (2008); 解密中国经济 (2011) 和新结构性经济: 一个重新思考发展和政策的框架 (2012)。林博士的书籍和文章, 其中很多是在顶级期刊发表的,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课程的阅读书目找到一个位置。他在2007/8年度在剑桥大学的经济学院发表了有名的 Marshall 讲座, 题为低发展国家的发展策略, 机构和经济表现, 显示他的专长已经远伸延到中国之外。
伦敦经济学院 经济学部 柯成兴Danny Quah 教授
著作选
书籍
- 2012. The Quest for Prosperity: How Developing Economies Can Take Off,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12.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 Policy, Washington, World Bank.
- 2012.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glish edition) [Special Topics in Chinese Econom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Chinese Edition]
- 2012. Benti and Changwu: Dialogues on Methodology in Economics, Cengage.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Lin: On Economic Method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Chinese edition)
- 2010. Selected Works of Lin Yifu,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Shanxi Economics Press.
- 2009. The Chinese Econom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with Cai Fang and Yong Cao).
- 2009.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Thought, Strategy and Viabilit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Chinese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glish edition).
- 2008. 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Manila: ADB (with Juzhong Zhuang, Min Tang)
- 2007. There Is No Textbook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Chinese Economy, Beijing: China’s Social Sciences Literature Press.
- 2005. Lessons of China’s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Leon Kozminski 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Distinguished Lecture Series No. 16.
- 2005.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Lin: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4. Viabi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4.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4.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3. The Chinese Economy, Beijing: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s Publishing House (with Fang Cai).
- 2001. China’s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y: Repercussion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Seoul, Korea: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edited jointly with Kyung Tae Lee and Si Joong Kim).
- 2000. Institu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I,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0.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Zhongguo Guoyou Qiye Gaige), Taipei: Linking Press (with Fang Cai and Zhou Li),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1, English edition.
- 1999. The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revised and expanded.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and Shanghai Sanlian Shudian (for Mainland China); and Seoul: Baeksan Press, 2001 (Korean edition): Moscow: Far Eastern Institute Pres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English edition).
- 1998. Contemporary Economic Issues, Volume 1: Regional Experience and System Reform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IEA, Tunis, IEA Conference Volume No. 121), London: MacMillan Press an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1998. How Did China Feed Itself in the Past? How Will China Feed Itself in the Future? Second Distinguished Economist Lecture, Mexico, D.F.: CIMMYT.
- 1997.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文简体字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Shanghai: People’s Press and Sanlian Press;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inese Editio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English edition 1999; Tokyo: Nihon Hyo Ron Sha, Japanese Edition 1998. (with Fang Cai and Zhou Li).
- 1996.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iorities: A Demand and Supply Analysis of Grain Technology in China,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中国农业出版社Chinese with Minggao Shen and Hao Zhou. Book was awarded First Prize, Fifth Scientific Research Award, Peking University).
- 1994. The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and Shanghai Sanlian Sudian (for Mainland Chin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for overseas1995年 中文繁体字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English edition英文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Tokyo: Nihon Hyo Ron Sha (Japanese edition日文版,东京日本评论社);Seoul: Baeksan Press (Korean edition文版,汉城白山书社);Ho Chi Minh City: Saigon Times (Vietnamese edition越文版,胡志明市,西贡时报出版社);1998/2000. Paris: Economica (French dition) (with Cai Fang and Li Zhou) 法文版,巴黎Economica出版社;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and Shanghai Sanlian Shudian ( revised version, Mainland China).
- 1994. Nature and impact of hybrid rice in China, IRRI; LRPI, Manila (Philippines)
- 1992. Institu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hanghai: Shanghai Sanlian Shudian (Awarded 1993 Sun Yefang Prize). 《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三联出版社。
- 1991,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Thought, Strategy and Viabilit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期刊 (英文)
- “Beyond Keynesianism: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in Times of Cri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Economics and Policy, forthcoming.
- “From Flying Geese to Leading Dragons: New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lobal Policy, forthcoming.
- “China’s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China Economic Policy Review, Vol. 1, No. 1 (March 2012): 1-33.
- “A Pro-Growth Response to the Crisis,” Intereconomics: Review of European Economic Policy, 46(6), Nov/Dec 2011: 321-326.
- “Global Imbalances, Reserve Currency and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Journal for Money and Banking, 60, 11, Nov 2011:2-7.
- “Shocks, Vulnerability and Therapy,” African Development Review, 23 (4), 2011: 371-379.
- “The Coming Multipolar World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25 (3), Summer 2011: 30-31.
- “Chin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China Economic Journal, 4(1), Oct 2011: 1-14
- “The Coming Multipolar World Economy: Is the Developed World Prepare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Summer 2011: 30-31 (with Mansoor Dailami)
-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6 (2), Sep 2011: 193-221.
- “Finding a Path to Growth,” This is Africa: A Global Perspective, Jun 8, 2011: 50-51.
- “Understanding Urbanization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New Perspective from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11, 6(1): 1–21 (with Binkai Chen).
-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the Role of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Growth,”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Vol. 29, No. 3 (May 2011), pp. 264-290; “Rejoinder”: 304-309.
- “A Comment on Professor Robert Wade’s Rebuttal,” Global Policy, 2(2), May 2011: 231-2.
- “Beyond Keynes,” World Policy Journal, 28(1), Spring 2011: 35-40.
- “Tiere des lecons du passé pour imagier le future: Opening Remarks: Learning from the past to reinvent the future,” Revue D;’Economie du Developpement,” 2010/4 Decembre, Numero special, Lecons de L’asie de l’est et crise finaniere mondiale: 5-20.
- “Shocks, Cris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Middle East Development Journal, 2(2), Dec 2010: 159-76.
- “Six Steps for Strategic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Global Policy, 1(3), Oct 2010: 330-31.
- “US-China external imbalance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3 (1), Jun 2010): 1- 24 (with Hinh Ding and Fernando Im).
-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Global Economics Crisis,” Development Outreach, 11(3), Dec 2009: 29-33.
- “Beyond Keynesianism: the Necessity of a Globally Coordinated Solution,”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31(2), Summer 2009:14-17.
- “DPR Debate: Should Industrial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form to Comparative Advantage or Defy it?”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7 (5), Sep 2009: 483-502 (with Ha-Joon Chang).
- “Innovative R&D and Optim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in High-Tech Industries: An Implication for Emerging Economies,” Research Policy, 38, 2009:1388-95 (with Yingyi Tsai and Luica Kurekova).
- “Economic Thoughts from 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Viability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Economic Journal, 1(3), 2008: 245-74.
- “Policy Burden, Privatization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6, 2008: 90-102 (with Zhiyun Li).
- “The Needham puzzle, the Weber Question, and China’s Miracle: Long-term Performance since the Sung dynasty,” China Economic Journal, 1, 1, 2008: 63 – 95.
- “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 Overview,”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25 (1-2), 2008:1-14 (with Juzhong Zhuang, Min Tang and Tun Lin).
- “Achieving Equity and Efficiency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 Sta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25 (1-2), 2008: 3457 (with Peilin Liu).
- “Deflationary Expansion: An Overshooting Perspective to the Recent Business Cycle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 2008: 1-17 (with Gang Gong).
- “Prospect for China-Korea economic relations,” China & World Economy, 14(1), 2006: 57-70.
- “Late Marketisation versus Late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 Asia,”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9 (1), May 2005: 42-59 (with Keun Lee and Ha-Joon Chang).
- “Viability,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Reflection o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Kyklos, 58 (2), 2005: 239-64.
-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Inclusive Growth in Developing Asia,”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21(2), 2004: 1-27.
- “Rural Taxation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31 (2-3), Special Issue, Dec. 2004: 161-68 (with Ran Tao and Mingxing Liu).
-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 17 (3), Fall 2004: 335-81 (with Yingyi Tsai).
- “Vi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s” China & World Economy, 12 (6), 2004: 3-10.
- “Is China’s Growth Real and Sustainable?” Asian Perspective, 28 (3), 2004: 5-29.
- “An Everlasting Inspiration: In Memory of Professor D. Gale Johnson,”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5, 2004: 457-60.
-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52, No. 4 (Jul 2004): 587-603 (with 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
- “The Causes of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 1959-1961,”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2(1), Oct 2003: 51-74 (with James K.S. Kung).
- “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1(2), Jan 2003: 277-308.
- “Is China Following the East Asian Model?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erspective,” China Review, 2(1), Spring 2002: 85-120 (with Keun Li and Donghoon Han).
- “WTO Accession and Financial Market Reform in China,” Cato Journal, 21(1), Spring/Summer 2001: 13-9.
- “The Current Deflation in China: Causes and Policy Option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 4, No. 2 (Dec 2000): 4-21.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World Economy and China, 8 (4), Aug 2000: 3-9.
- “WTO Access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e,” China Economic Review, 11(4), 2000: 405-8.
-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9 (1), Oct 2000): 1-20 (with Zhiqiang Liu).
- “Food Availability, Entitlements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61,” Economic Journal, 110 (460), Jan 2000: 136-158 (with Dennis Tao Yang).
- “Consequences des Reformes Economicques sur les Disparites Regionales en Chine” Revue d’Economie du Development, 1-2, 1999: 7-32.
- “Policy Burdens, Accountability,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89 (2), May 1999: 426-31 (with Guofu Tan).
-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Household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43(2), Jun 1999: 179-194.
- “Fair Competition and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MOCT-MOST: Economic Polic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9 (1), 1999: 61-74 (with Fang Cai and Zhou Li).
- “On the Cau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and the Great Leap Famine,” China Economic Review, 9 (2), Fall 1998: 125-40.
- “Competition, Policy Burden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88 (2), May 1998: 422-27.
- “Institutional Reforms and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Food Policy, 22 (3), 1997: 201-12.
-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Journal, 4(1), Jun 1997: 165-69. (with Fang Cai and Zhou Li).
- “The Lessons of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Cato Journal, 16 (2), Fall, 1996: 201-31.
- “Current Issu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1 (4), Jan 1996: 85-96.
- “China’s Regional Grain Self-sufficiency Policy and Its Effect on Land Productivit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1, 1995: 187-206 (with Q. James Wen).
- “Endowments, Technology and Factor Markets: A Natural Experiment from China’s Rural Institutional Reform,”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7 (2), May 1995: 231-242.
- “Can China’s Mini-bang Succeed?”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13, January 1995: 10-14.
- “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1, January 1995: 269-92.
- “The Impacts of Hybrid Rice on Input Demand and Productivity: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0, 1994: 153-64.
- “Exit Rights, Exit Costs, and Shirking in the Theory of Cooperative Team: A Reply,” (a reply to 1990 JPE article for symposium)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7, Jun 1993: 504-20.
-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 Investment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1, Oct 1992: 1-26 (with Feder, Lau, and Luo).
- “Hybrid Rice Innovation in China: a Study of Market-Demand Induced Innovation in a Centrally-Planned Econom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4, Feb 1992:14-20.
-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n Externally Oriented Economy,” Chinese Economic Studies, 25 (Spring 1992): 53-66.
-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Mar 1992: 34-51.
- “Public Researc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Test of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ypothes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0 (1), Oct 1991: 55-74.
- “Supervision, Peer Pressure, and Incentives in a Labor-Managed firm,” China Economic Review 2, Oct 1991: 213-29.
-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in Agriculture: Evidence from Hybrid Rice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3, Aug 1991: 713-24.
-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m and the Adoption of Hybrid Rice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6, Jul 1991: 353-72.
- “Prohibition of Factor Market Ex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Choice in Chinese Agricultur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7, July 1991: 1-15.
- “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Dec 1990: 1228-52.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7, Jun 1993; a six-article symposium on this paper).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n Application of a Microeconomic model of Disequilibrium,”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2, Dec 1990(with Feder, Lau, and Luo).
- “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 Cato Journal, 9, Sep 1989: 1-33.
- “Agricultural Credit and Farm Performance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3, 1989: 508-26 (with Feder, Lau, and Luo).
-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s Agricultural Reform: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6, Apr 1988: S199-S224.
-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m in China: A Peasant’s Institutional Choic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9, May 1987: 410-15.
期刊 (中文)
-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Optimal Bank Size,”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7 (2), 2008.
- “Debates o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Revisited,” Jin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Aug 2007 (with Ruoen Ren).
- “Over Response: An Explanation for China’s Deflationary Growth,”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Apr 2007 (with Gang Gong).
- “Wave Phenomen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croeconom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in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Jan 2007.
- “Needham Puzzle, Weber Question, and China’s Miracle,” Peking University Bulletin, 44 (4), Jul 2007.
- “Reflection and Proposal on the Exchange Rate Issue of Chinese Yuan,” Guoji jingji pinglu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5-7, 2007.
-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echnology Choi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y,”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s Quarterly), 5 (4), 2006 (with Pengfei Zhang).
- “Technology Choice,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s Quarterly) 5(3), 2006 (with Pengfei Zhang).
-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Borrowe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s Quarterly) 5 (1), 2005 (with Pengfei Zhang).
- “On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Financial System,”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s Quarterly), 4(4), 2006 (with Zhiyun Li).
- “Economic Structure, Banking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Province Level Panel Data,” Jingrong yanjiu (Financial Research), 1, 2006 (with Ye Jiang).
- “Development Strategy, Economic Structure, and Banking Structur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Guanli shijie (Management World), 12, 2005 (with Ye Jiang).
-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Is A Mean and An End As Well,” Gaige (Reform) Mar 2006.
- “Reflection on the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Zhongguo jingji guancha, (China Economic Observer) 1, 2006.
-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Guoji maoyi wenti (International Trade Issue), Feb 2006.
- “China’s Employment Issue and Policy Option,” Jingjixuejia (Economist), Jan, 2006.
- “China’s Regional Disparity and Labour Migration,” Zhongguo laodongli jingjixue (China Labour Economics), 3, 2005.
-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nd Financial System Reform,”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s Quarterly), 4 (4), 2005. (with Zhiyun Li).
-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Borrowe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s Quarterly), 5(1), Nov 2005 (with Pengfei Zhang).
- “Whither is China’s Economics?” 21 shiji jingji baodao (21st Century Economic Herald), Sep 2005.
- “Information, Informal Credit and Small and Medium Firm’s Finance,”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Jul 2005. (with Xifang Sun)
- “Poverty, Growth and Equity: China’s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 Zhongguo guoqing guoli (State Condition and Strength of China), 8, 2004 (with Peilin Liu)
- “Policy Burdens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Guanli shijie (Management World), 8, 2004 (with Qi Zhang and Mingxing Liu)
-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7, 2004 (with Mingxing Liu).
- “Policy Burden, Moral Hazard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2, 2004.
- “Ten Strategic Issues for the Eleven Five-year Plan,” Hongguan Jingji Yanjiu (Macroeconomic Research), 1, 2004.
-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Banking Structure,” zhongguo jinrongxue (China Financial Economics), 2(1), 2004 (with Qi Zhang and Mingxing Liu).
- “WTO Accession and China’s Grain Security and Rural Development,” Nongcun jingji wenti (Rural Economic Issues), 1, 2004.
-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rateg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ment on the Review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ategy and Trade Policy,” Guoji jingji pinglu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11-2, 2003 (with Xifang Sun)
-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rategy and the Revival of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Jingji yaocan (Economic Reference), 74, 2003.
-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Shijie jingji (World Economy), 8, 2003 (with Peilin Liu).
-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Guanli shijie (Management World), 7, 2003.
- “China’s Economy and Educati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Zhongguo jiaoyu guoji luntan (Chin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2, 2003.
-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Per Capita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Zhongguo shehui kexue (China Social Science), 4, 2003.
-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Equity and Efficiency,” Jingjixue jikan (Economics Quarterly), 2(2), 2003.
-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Exampl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Zhongguo shehui kexue pinglun (China Social Science Review), 2, 2003.
-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ies,”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3, 2003.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Culture,” Zhanlue yu Guangli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2, 2003.
- “Rural Problems and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ongye Jingji Wenti,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1, 2003.
-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Equity, and Efficiency,”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2), Jan 2003.
- “Viability, Transition, and Reflection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2002 No. 12.
- “How to Develop Small and Medium Banks,” Caijing (Finance), Nov. 5, 2002.
- “New Thoughts Are Needed for Solving Rural Poverty,” Beijing Daxue Xuebao (Peking University Bulletin), 5, 2002.
-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Beijing Daxue Xuebao (Peking University Bulletin), 4, 2002.
-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of Asia,” Xueshu Yuekan (Academic Monthly), Oct. 2002.
-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Poverty Reduction,” Liaowang (Perspective), Apr 8, 2002.
- “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1(2), 2002.
- “Viability and the Root of Transition Problems,” Jingji Shehui Bijia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Comparison), 2, 2002.
- “On the Future of Second Board in China’s Stock Market, II,” Gaige (Reform), 2, 2002.
- “A Centennial Review of Economics in China,”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1(1), Oct 2001.
- “The Impact of WTO Accession on China’s Manufacture Sectors,” Hongguan Jingji Yanjiu (Research on Macro Economics), 9, 2001.
- “Viability and State-own Enterprise Reform,’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9, 2001.
- “The Prospect of Second Board in China’s Stock Market,” Ziben Shichang (Capital Market), 2001 No. 8.
- “New Econom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Zhongguo Guoqing Guoli (State Condition and Strength in China),” 5, 2001.
- “The Marketization of State Asset,” Ziben Shichang (Capital Market), 5, 2001.
-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in China,”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4, 2001.
- “Model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Ziben Shichang (Capital Market) 3, 2001.
- “WTO Accession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Guanli Shijie (Management World) 2, 2001.
-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in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1, 2001.
-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Biotechnology in Asia-Pacific Regions,” Nongye Jingji Wenti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 2001.
-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inancial Crisis in East Asia,” Gaige (Reform), 2001 No. 1 (with Yongjun Li).
- “Why Do Deflation and High Growth Happen Simultaneously?” Shehui Kexue Zhanxian (Social Sciences Frontier), 2000 No. 6.
-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Asian Financial Crisis,” Yuandong Jingji Huabao (Far Eastern Economics) 2000 No. 12.
- “An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ic Research in 1999”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No. 11.
- “WTO and Mainland Economics,” Zhongguo Shiwu (China Affairs) 2000 No. 2.
-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Shanghai Jingji Yanjiu (Shanghai Economic Research) 2000 No. 9.
- “Viability, Policy Burden, Accountability and Soft-budget Constraints,” Jingji Shehui Tizhi Bijiao (Comparis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2000 No. 4.
- “The Prospect of Complete Circulation of State Stocks,” Ziben Shichang (Capital Market) 2000 No. 8.
- “Price Cartel Should Be Prohibited,” Renmin Ribao (People’s Daily) Jul 17, 2000.
- “Rur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Rural Market,” Nongye Jingji Wenti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0 No. 7.
- “Small and Medium Banks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Zhongguo Jingmao Daokan (China Herald of Economy and Trade) 8, 2000.
- “WTO Access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Guoji Jingji Pinglu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5, 2000.
- “Sugges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aige Neican (Internal Reform Reference) 8, 2000.
- “New Rural Movement,” Zhongguo Nongcun (China’s Villages) 4, 2000.
- “Debt-Stock Swap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Ziben Shichang (Capital Market), 4, 2000.
- “The Current Deflation in China: Causes and Options,” Ziben Shichang (Capital Market), 2, 2000.
-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Zhongguo Jingmao Daokan (China Herald of Economy and Trade), 17, 1999.
-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Reinterpretation of East Asian Miracle,” Zhongguo Shehui Kexue (China Social Sciences) 5, 1999.
- “Problems in China’s Long-term Development,” Zhongguo Jingmao Daokan (China Herald of Economy and Trade) 5, 1999.
- “Self Regulation in Price is Inappropriate,” Zhongguo Gaige (China Reform) 1, 1999.
- “Chinese Economy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51, Feb 1999: 139-47.
- “Reform and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East Asian Transitio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Quarterly (Hong Kong) Autumn Issue, Aug 1998.
- “China’s Grain Supply Capacity in the Past and Future,”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4, 1998: 82-90.
- “China’s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Trend and Causes,”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6, 1988.
-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Southeastern Asian Financial Cris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licy of China,” Economic Science, 2 (106), 1998.
- “On the problems of and policy options for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A Response to the Critiques,”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Quarterly, Winter 1997.
-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Ai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3, 1997.
-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a’s Grain,” Liaowang Zhoukan (Outlook Weekly), 35, 1996.
- “Localization, Form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elebration for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Jingji Yanjiu,”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10, 1995.
-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olicy Options in China’s Rural Economy,”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6, 1995.
- “The Core for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is to Create A Fair Competition,” Gaige (reform), 5, 1995.
- “A Study on Grain Yield Potential and Research Priority,” Zhongguo Nongcun Guancha (Chinese Rural Observation), 2, Mar 1995.
- “Grain’s Yield Potential and Prospect for Output Increase in China,” People’s Daily, Mar 10, 1995.
- “The Choic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Jingji Kexue (Economic Science), No. 3, 1994. (also appeared in the Xinhua Digest, no. 9, 1994).
- “State, Industrial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ime, Apr 5, 1994.
- “Some Theoretical Issues Related to Current Market Economy Reforms in Rural China,” Economics News, Mar 3, 1994.
- “Let’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Chinese Economist’s Century,” Economics News, Jan 27, 1994.
- “An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Grain Market in 1993 and the Policy of Liberalizing the Price While Guaranteeing the Quantity of Purchase,” Economics News, Jan 20, 1994.
- “Changing the Strategic Goal is China’s Key to the Road of Giant Dragon,” Mingbao, Jan 13, 1994.
- “A Lesser-making Power for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Guarding Against Encroachment by Management Power on Ownership,” Economic Herald, 6, 1993.
- “On China’s Gradual Approach to Economic Reform,”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9, 1993.
- “Th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Direct Finance by Stocks and Indirect Finance by Bank,” Jinrong Yanjiu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5, 1993.
- “Reforming the Financial Policy and System So As to Put the Economy on a Virtual Circle,” Gaige (Reform), 3, 1993.
- “The Main Issues and Solution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Reforms,” Liaowang Zhoukan (Outlook Weekly, overseas ed.), 10, 1993.
- “The Precondition for Market Development: Changing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Zhongguo Nongmin (Chinese Peasant), 2, 1993.
-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s Socialist Economy,” China Social Sciences Quarterly (Hong Kong), 1, 1, Nov. 1992.
-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holding System and Reforms of Large and Mediu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monthly), 9, 1992.
- “Market Development: The Mainline of Rural Reforms in 1990s,” Nongye Jingji Wenti (Agricultural Economic Problems), 9, 1992.
-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Lilun Cankao (Theoretical Reference), 5, 1992.
- “Making the Correct Strategic Choices is the Key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Jingji Shehui Tizhi Bijiao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Bimonthly) 1, 1992.
- “China’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ovement,” Nongye Jingj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Taiwan), Spring 1991.
- “Technological Choice and Innova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 Jingji Shehui Tizhi Bijiao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Bimonthly), 2, 1990.
- “The Major Economic Issues and the Way out i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Zhongguo: Gaige Yu Fazha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orm, Monthly), 7, 1989.
- “On the Rational Sequences and Breakthrough Point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Jingji Shehui Tizhi Bijiao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3, 1989.
- “Plight and Choice: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3, 1989.
- “On Inflation and Its Way out in China,” Fazhan Yanjiu Tongxun (Bulletin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 1989.
- “A Survey of Western General The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Nongye Jingji Wenti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11, 1988.
- “On the Grain Policy,” Jingji Yanjiu (Economic Research, Monthly), 6, 1988.
- “On the Outward-Orien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Jingji Shehui Tizhi Bijiao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4, 1988.
- “Small Peasant and Economic Rationality,” Nongcun Jingji yu Shehui (Rural Society and Economy), 3, 1988.
- “On Institu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Zhongguo: Gaige Yu Fazha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orm) 4, 1988.
- “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Jingji Cankao (Economic Reference), Mar 8, 1988.
-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n a Labor-managed Firm,”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3 (2), winter 1987): 54 – 59.
- “Theodore W. Schultz,” in Nobel Laureates in Economics. Sichuan: People’s Press, 1986.
- “A Marxian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Interest,” Jinrong Yanjiu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Nov 1984.
- “The Mechanis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Socialist Economy,” Jingji Yanjiu Cankao (Journal of Economic Research Reference), Mar 1982.
- “On Market Socialism,” Jingji Dongtai (Journal of Development in Economics), Feb 1981.
- “On Oskar Lang’s Socialist Model,” in Economic Thoughts: Papers in Honor of Professor Chen Daisu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81.
书中章节 (英文) 等见英文版
相关资料
(韩志豪译)
点击这里进入英文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