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英国之伯明翰印象及感想[1]
2024年7月30-31日
赵可金 袁丽娟
7月30日早,经过大概两小时的车程,我们就从浓郁书卷气息的学术胜地的牛津来到了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伯明翰!伯明翰,作为英国中部的工业重镇,也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同时它是个神奇的有故事的地方!
如果很多人还在从英王室的各种新闻、从英超的各大球队来认识英国,不可回避的是英国开启的两百多年的工业化时代,这一时代把整个人类的科技、财富、艺术、生活等推向了一个巅峰时期,也正式拉开了东西方近代的发展差距!我们不禁会问,这一切的发端,难道仅仅是因为瓦特眼中那一串串升腾的气泡吗?
酒店旁边便是伯明翰古老的运河故道,至今还保存了当年作为装卸码头的很多老建筑和设施遗迹,可以想象出当年的人声鼎沸场景和挥汗如雨的工作画面,人们为了获得更美好的未来生活,努力劳作!1776年前后的英国,生产还是落后的,市场还是割裂的,人们跟拥有更多财富的自由生活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很多人不惜长途跋涉,扬帆远行去大洋彼岸,去寻找自由美好的世界,而留下来的人,更需要在固有的结构中去苦苦思考,寻求突破!
左上图:这是位于英国伯明翰市中心的运河区景色,其地标包括“Regency Wharf”和“Rum Runner Works”这两个历史悠久的伯明翰运河网络的一部分。照片中红砖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并存展现了这个区域的新旧结合。右上图:这是伯明翰市中心的运河区布林德利广场(Brindleyplace)及其周围区域,这里以其美丽的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和现代设施而闻名。照片左侧是现代建筑,右侧前面是历史建筑,后面的高层建筑和运河上的桥梁增加了城市景观的层次感。运河上有一座拱桥连接两岸。这种新旧建筑的结合展示了伯明翰城市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既有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特色。左下图:这是伯明翰运河区的一栋建筑,建筑上方有一个旧式吊臂和滑轮装置,这个吊臂曾用于运河货物的装卸,象征了过去的运河贸易和工业活动,显示了这个区域的工业历史。其外墙上有一幅巨大描绘植物的壁画,展示了伯明翰运河区工业、艺术与历史元素的结合。右下图:这是伯明翰运河区的一座铁桥,是由位于斯塔福德郡的以高质量铁制品闻名的霍斯利铁工厂(Horseley Iron Works)于1827年制造的。此桥梁展示了19世纪的工业技术和设计风格以及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工程和制造方面的成就。
在伯明翰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然而,对于英国工业化的秘密,一直没有拓展到生态体系的研究上。英国是一个岛国,四周都是海洋,英国运输更依赖于海洋。然而,如果只关注海洋,是不会产生工业革命的,就像印度尼西亚、印度都没有产生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与运河挖掘有很大关系,类似于在中国的大运河及河南林州看到的红旗渠。
英国在18世纪之前没有自己的运河体系。由于奔宁山脉和坎布里亚山脉的存在,导致英国的泰晤士河、奎文河、特伦特河等均向四周流入北海和爱尔兰海,英国内陆存不住水,交通很不便利,马车运输很落后。然而,随着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1721年出现了工厂,1776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30年出现了火车,1850年才建立了全国铁路网。显然,铁路是工业化的结果,不是工业化的动力。在铁路出现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工业化之所以加速发展,与1759年开凿布里奇沃特运河有关系。
之所以开凿运河,与曼彻斯特和伯明翰发现煤矿和铁矿有关系,运河运力要大大高于马车。这一运河的成功刺激了英国商人集资开凿运河体系。詹姆斯·布林德利规划了大交叉运河(The Grand Cross),将西部港口利物浦-默西河和东部港口伦敦泰晤士河、东北港口赫尔的亨伯河和西南港口布里斯托塞文河连为一体,伯明翰就处于大交叉运河的交叉点上,伯明翰获得了工业化的巨大机遇。在这样一个历史交叉点上,等待着伯明翰的就是能否抓住机遇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伯明翰是大交叉运河拉来的工业城市,大交叉运河是英国工业化的母亲河。后来,在这一基础上,大交叉运河发展成为大串联运河(The Grand Junction),英国的生态体系彻底改变了,工业化的历史舞台已经搭建,日不落帝国的发动机已经开启,英国率先步入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左上图:这是伯明翰运河区的一段宁静水域,有三只加拿大鹅(Branta canadensis)在悠闲地游动。建筑右下角的标牌显示“The Malt House”(麦芽屋),是运河区的一家历史悠久的餐馆或酒吧,展示了自然与人造建筑的完美结合。右上图:这是伯明翰市中心运河区的一个景象。照片左侧是历史悠久的红砖工业或仓库建筑,现在可能被改造成现代用途。右侧是现代的玻璃建筑,与历史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图一(自左至右):这是伯明翰运河区的一个运河隧道内的视角向外看,可以看到红砖建筑和运河岸边的小路,运河上方的桥梁和远处的现代建筑,展示了伯明翰运河区新旧建筑融合的特点。下图二:这是位于英国伯明翰市中心的“Mailbox”(邮箱)建筑的一部分,这个标志性建筑集购物、餐饮、酒店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些餐厅或酒吧的标志,如“BOX”和“Pitcher & Piano”,这些都是位于 Mailbox 内的餐饮场所。Mailbox 的建筑风格结合了现代和传统元素,有点像上海的城隍庙附近的商业区,也许现代大型购物娱乐等综合体由此获得了灵感。下图三:这是英国伯明翰一家传统酒吧的外观,门旁的标牌上写的服务项目包括传统手工拉制啤酒和苹果酒、加热的吸烟区、开放火炉、酒吧小吃、残疾人设施,体现了英国酒吧的传统装饰风格和典型氛围。下图一:这是位于伯明翰维多利亚广场(Victoria Square)的一座雕像,雕像基座上刻字说明这是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他在1901-1910年期间担任英国国王。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 他在统治英国期间,通过推动社会改革和现代外交政策,显著提升了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社会进步,该雕像是为了纪念他对英国的贡献而建造的。广场上除了爱德华七世的雕像外,还有许多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和艺术品。维多利亚广场也是市政厅(Birmingham Town Hall)和伯明翰博物馆与美术馆(Birmingham Museum and Art Gallery)等重要建筑的所在地。
如果说詹姆斯·布林德利规划的大交叉运河(The Grand Cross)开启了英国率先步入世界历史新时代的发动机,那么詹姆斯·瓦特发现的蒸汽的工业价值,进而发明了转化这种价值的机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样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一群又一群的后来者,把这场史无前例的发现和发明大潮推向一个个新高度!
这两张照片拍自伯明翰的Thinktank伯明翰科学博物馆(Thinktank Birmingham Science Museum),该博物馆位于伯明翰千禧点(Millennium Point),是一个互动式科学博物馆,展示了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车到现代科技的各种展品。左图:这是一台古老的蒸汽机车,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制造的复杂性和美学。其外观包括大型的驱动轮、复杂的管道系统和各种阀门和仪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煤炭或木材来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的压力驱动活塞运动,进而带动轮子旋转,展示了蒸汽动力时代的工程技术成就及科技进步。蒸汽机车曾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广泛用于工业和运输领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右图:这是在19世纪末期非常流行的高轮自行车(Penny-farthing),也被称为“前高后低自行车”。前高后低自行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增加骑行的速度,因为较大的前轮每转一圈可以覆盖更大的距离,但由于其稳定性差和容易导致摔倒受伤,后来被更加安全和实用的现代自行车所取代。
我们这个世界,是个以能量为基准的时空组合。以人类现有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我们仅仅可以感知和利用时空能量的5%左右,而大量的未知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瓦特以及他的后来者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在他们有限的资源前提下,已经开拓出如此辉煌的局面。试想未来,我们更是有无数种可能,在有限与无限的博弈中,去寻求生命的价值!我们所能看到的,总是我们所拥有的总和的一小部分。发现,针对存量;发明,针对增量;探索,针对无限量,这也许就是汉语词意的博大精深,准确而含蓄!而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各个种族、国家、文明,又毫无差别!
在伯明翰仅仅两天的行程中,另一个让我触动很深的是这里的一群人,一群来自故乡的人,海外华人!他们为生计、为学业……离开故土,扎根在这里,在东西方文明的交集地带寻求发展,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但是,他们又是智慧的一群,以他们强大的生命力,找到了合适自己的生存空间,发挥自身的能量优势,利用当地的能量环境,融为一体!无论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出发,还是中华文化讲的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迁徙就是开辟新的能量场。
左图:英国大道咨询集团的王澍斌总裁(前排中间)与他的同事在英国最佳中餐馆排名第三的伯明翰粤菜馆(Chung Ying Cantonese Restaurant)用粤菜为赵袁二位老师接风。右图:伯大的李永健博士和武孟达博士在伯明翰大学的楼前与赵袁二位老师在有李四光教授的蓝色纪念牌前合影。
图一 (从左到右):在赵可金教授手指着的李四光教授的纪念牌的上面,自上而下依次是:查尔斯·拉普沃斯(Charles Lapworth, 1882-1923,进行了关于山带形成的开创性工作)、弗雷德里克·肖顿(Frederick Shotton, 1949-1974,推进了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和李四光教授(Professor Li Siguang, 1889-1971,地质学家和政治家,为中国地质学和自然资源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于1927年获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图二:Chris和Maggie与赵袁二位老师在伯明翰大学主校园爱德巴斯顿校园(Edgbaston Campus)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钟楼前合影。这座钟楼的正式名称是“约瑟夫·张伯伦钟楼”(Joseph Chamberlain Memorial Clock Tower),又被称为“老乔”(Old Joe)。这一建筑群展示了该大学的历史和新古典时期的建筑风格。图三、四:赵袁二位老师与伯大的李永健博士,武孟达博士,荣德清博士仰望钟塔。
人类文明的传播伴随着人类迁徙的脚步,脚尖向外永远都是成长的正态选择!一个孩子不能闭锁在父母的羽翼下,一个民族不能封闭在自大的氛围中!不同血脉基因的融合,诞生出更强大的智慧,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不可取!佛家讲轻视别人是极大的罪恶,也许就是为融合做精神托底!而这种融合,不是独特性的消失,而是在差异性中找共性,是以他人为鉴,给自己准确的定位,给予未知世界必要的尊重![2] 就像伯明翰四通八达的运河,像中国历代修葺的大运河,其中有固有河道的利用,也有人工接洽的开凿,顺畅的水道便利了东西南北的沟通,互通有无淡化了分歧和差异,而冲突和对立,往往伴随的都是孤立隔绝和阻断!
列车向着曼彻斯特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推移,前方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
常向群 编,2024年8月1日
[1] 编者注:本博客图文由常向群编辑并加注,较多的脚注及图说旨在以此博客为例帮助读者了解全球中国学术院。校对和图说由ChatGPT-4o辅助完成: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可金教授及夫人袁丽娟女士应全球中国学术院的邀请,于2024年7月27日至8月24日到英国展开调研、访问和学术交流。调研访问的主题是“近代英国现代化及其全球发展经验研究”。他们的游走路线是伦敦-牛津-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伦敦-剑桥等。每到一处都有由学术院安排的志愿人员接待或陪同。
- 感谢英国浙江联谊会(ZJUKA)帮我们提供了牛津、伯明翰和格拉斯哥的接待人员。ZJUKA曾经是第二届全球中国对话“转文化(transculturality)与新型全球治理”(2015)的支持单位。关于”转文化“,我在第一届全球中国对话”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比较“文集的“编后语”中曾指出,“此次对话的另一个关键成果是认识到几种对话的异同。跨文化对话(Cross-Cultural Dialogue)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旨在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际文化对 话 (Intercultural Dialogue)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交流,以建立沟通桥梁,减少误解和 冲突;转文化对话(Transcultural Dialogue)指超越单一文化界限的交流,融合不同文化元 素,创造新的文化共识。全球中国对话平台将通过转文化对话来应对全球治理的挑战,并探索互惠共生、共存和繁荣的可能性“(第45页, 2016)。
- ZJUKA的创始会长李雪琳·贝茨勋爵夫人(Lady Xuelin Li Bates)编辑的《为和平徒步——中国之旅的转文化体验》一书由我们环球世界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和中文版。此书是基于雪琳的丈夫麦克·贝茨勋爵(Michael Bates)在201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的北京—杭州徒步日志博文。此书被列为“三只眼转文化系列丛书”,要求作者在写作时带有华人、文化华人或在海外有一定生活体验的华人和职业人三重视野。麦克·贝茨勋爵是“中国女婿”,书中有的内容带有相关视野。此书还呈现出一定的比较视野,麦克时任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在沿着大运河徒步时也对中国、韩国和英国的造船业做了一定的思考。
- 这次赵可金和及袁丽娟的伯明翰之行是由英国大道咨询集团总裁兼伯明翰华埠商会执行会长的王澍斌先生及他的朋友Chris和Maggie接待安排的。全球中国学术院网站发表这篇博文也是表达对他们在赵教授及夫人的伯明翰之行提供帮助的感谢。
[2] 编者注:
- 赵可金和及袁丽娟合写的“伯明翰印象记”,生动地呈现了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的16字方法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例如,英国大道咨询集团的王澍斌总裁在英国最佳中餐馆排名第三的伯明翰粤菜馆(Chung Ying Cantonese Restaurant)用粤菜为赵教授和袁女士接风(在英国欣赏中国美食);大量的运河、建筑、生活、科学家纪念牌、博物馆等照片呈现的是“美人之美”;从传统到现代、自然、人文与工业以及不同饮食文化的并存,展现出“美美与共”的态势;作者在文章最后的体会中提到“这种融合,不是独特性的消失,在差异性中找共性,是以他人为鉴,给自己准确的定位,给予未知世界必要的尊重”,这个观点与注释1中几次提及的全球中国学术院推动的转文化观念非常接近,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费先生晚年倡导的“和而不同”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 环球世界出版社出版系列丛书,目前研发了八个主题,如:中华概念、中华话语、读懂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中华比较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全球化、“三眼”转文化、中国城镇化研究和新锐与前沿。每套丛书包括学术著作、政策性研究、考察报告、人文社科普及性读物等不同形式的著述。《为和平徒步》一书有考察报考的性质,包括了300多幅彩照,有社会学专业训练的作者提供的大量的图片说明,体现了视觉社会学和视觉人类学的方法。“伯明翰印象记”一文也具有一定的全球和比较视野及许多照片。环球世界出版社期待在“三只眼转文化系列丛书”中增加一本新书《近代英国现代化及其全球发展经验考察录》(讨论书名),此文可作为其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