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球中国对话参会征集
第十届全球中国对话——全球教育治理
8:30-17:00, 2025年12月5日(星期五)
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比阿特丽斯·韦伯厅(The Beatrice Webb Room)
主办单位
- 英国全球中国学术院
-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ESRC语料库社科研究中心
-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部
- 中国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
本届对话四大版块
- 治理模式创新与技术赋能
- 教育公平、包容与质量保障
- 全球教育政策与国际合作
- 教育融资与可持续发展
议程
08:30–09:00 注册
09:00–10:10 开幕式
主持人:托尼·麦肯尼Tony McEnery 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FAcSS)、皇家艺术学院院士(FRSA)、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FGCA),全球中国学术院理事会主席;英国社会科学院理事会成员;兰卡斯特大学英语语言与语言学杰出教授。
致辞(每人4分钟):
-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郑泽光大使(tbc)
- 英国文化委员会高级官员(tbc)
- 杰弗里·普莱尔斯Geoffrey Pleyers 教授,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经济、社会与政治科学与传播学院;国际社会学协会主席
- 凯利·布朗Kerry Brown 教授,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 陈志教授,香港人文科学院院士,中国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校长
主旨发言(每人15分钟):
- 鲁珀特·韦格里夫Rupert Wegerif 教授,剑桥大学休斯学院院士、教育学院教授
- 席酉民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10:00–10:10 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荣誉证书与副院长聘书颁授仪式
授予者:
- 叶玛丽Maria Jaschok 教授,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及信托会主席、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
- 常向群 教授,英国皇家艺术院院士,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及院长, 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南开大学特聘教授
被授予者:
- 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副院士和机构院士
- 全球中国学术院副院长
合影:
- 主持人、颁发人和新院士
- 全体合影
10:10–11:20 第一版块:治理创新与技术赋能(特别版块[1])
主持与点评:马德琳·卡尔Madeline Carr 教授,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及信托会秘书;伦敦大学学院全球政治与网络安全教授
发言人(每人10分钟):
- 语言教育中的关键人工智能素养发展,尼尔·库里Niall Curry 博士,英国皇家艺术院院士、全球中国学术院副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教学收益、挑战与未来方向,张艺瀛博士,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中国学讲师
- 祝福教育——协同治理中技术赋能的人文补偿,刘鑫莹博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博士毕业生
- 人工智能用于脆弱群体中辍学的早期检测:厄瓜多尔与中国的比较研究,琼·安德拉德Joan Andrade,厄瓜多尔雅查伊理工大学系统工程助教
- 将屏幕时间转化为哲学时间:基于探究式学习赋能家庭,石玉坤博士,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高级讲师
讨论与问答
11:20–11:35 茶歇
11:35–12:45 第二版块:教育公平、包容与质量保障
主持与点评:叶玛丽Maria Jaschok 教授,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及信托会主席、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
发言人(每人12分钟):
- 过程还是结果?人工智能时代语言学习与评估的再思考,瓦茨拉夫·布热齐纳Vaclav Brezina 教授,兰卡斯特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语料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 教育能否带来更好的生活?——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女孩教育的人类学观察(tbc),滕星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 弥合西北回族女孩双重教育体系下的教育鸿沟,高蓓蓓,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博士生[视频]
- 全球标准与本地语境:为教育公平重新思考语言测试?,伦敦圣三一学院(tbc)
讨论与问答
12:45–13:45 午餐
13:00–15:00 全球中国学术院信托会会议(Music Room)时间
13:45–14:55 第三版块:全球教育政策与国际合作
主持与点评:彼得·施罗德Peter Schroeder 教授,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及副院长,伦敦大学学院历史系政治思想史教授
发言人(每人10分钟):
- 教育与创新的桥梁:迈向全球治理与合作,陈劲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tbc)
- 全球英语与教育政策: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tbc),尼古拉·加洛韦Nicola Galloway教授,埃克塞特大学教育学院,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部
- 英国高等教育中日语与中文推广政策的比较研究,杨怡,伦敦摄政大学讲师、杜伦大学博士生
- 重新构想国际化, 史蒂夫·琼斯教授,曼彻斯特大学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教授
讨论与问答
14:55–15:10 茶歇
15:10–16:20 第四版块:教育融资与可持续发展
主持与点评:查尔斯·格兰特Charles Grant先生,全球中国学术院信托会信托人,英国欧洲改革中心主任
发言人(每人12分钟):
- 气候与自然紧急状况下的教育回应,贾斯廷·迪伦Justin Dillon 教授,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科学与环境教育教授
- 产教融合: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模式(待确认),林天强教授,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数字文化产融工委会会长
- 资助知识的未来:建设研究能力以支持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团队(tbc)
- 数字时代的教育公平融资:虚拟实习在可持续增长中的作用,Ed Holroyd Pearce,全球中国学术院副院士、Virtual Internships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tbc)。
- 中国新兴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由科技与经济创新所正当化的社会创新, 李旭博士,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 [视频]
- 人工智能与博雅教育:BNBU范式的中国实践与全球拓展,陈志教授,香港人文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讨论与问答
16:20–16:45 闭幕式
主持人:常向群 教授,英国皇家艺术院院士,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及院长,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南开大学特聘教授
闭幕致辞(每人8分钟):
- 从不平等到包容性增长:变革世界中的全球教育治理(tbc),吴愈晓教授,南京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院长
- 全球教育的对话:反思与前行,李利教授,埃克塞特大学协理副校长(全球事务), 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英中人文高等教育联盟(UKCHA)英方副秘书长
17:00 会议结束
19:00–21:00 全球中国对话系列论坛十周年庆典晚宴
主持人:伊恩·斯塔福德先生Ian Stafford ,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屡获殊荣的英国体育记者、作家(23本著作)及广播主持人、英国体育俱乐部创始人。
现场致辞(每人1–2分钟):
- 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教授 ,英国卡的夫大学荣休教授、英国社会学会前主席、全球中国学术院创始与前名誉院长
- 罗兰Laurence Roulleau-Berger教授,全球中国学术院副院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主任、法方中欧“后西方社会学”国际联合高级实验室主任
- 大卫帕金David Parkin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人类学誉休教授
- 菲奥娜摩尔Fiona Moore教授,全球中国学术院院士、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商学院教授
播放视频致辞:
来自部分无法到场的理事会成员、学术院理事及院士(每人1分钟),将在对话和晚宴间隙播放。
地点:伦敦临江宴(Peacock London, County Hall, Westminster Bridge Rd, The Queen’s Walk, London SE1 7PB)
21:00 结束
[1] 第一版块“治理创新与技术赋能”是一个特殊板块。去年的第九届全球中国对话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涵盖四个版块:人工智能的伦理框架与问责机制;人工智能在社会建设与治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认知与态度转变;以及人工智能在健康、媒体与传播中的应用。明年的第十一届全球中国对话将以“全球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为主题。今年的第十届全球中国对话特别设计了一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板块——“人工智能与教育”,旨在突出代际对话的重要性,以及新兴学者在塑造全球教育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本板块主要由青年学者和学生组成,代表新一代的声音。对“未来”的强调贯穿于整个会议议程,也是本届大会主旨演讲和闭幕致辞的核心主题。
赞助单位和支持单位(tbc)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梁凯 07767 711908
- 邮箱:dialogue@gca-uk.org
- 网站:https://globalchinaacademy.org/global-china-dialogue-10-cn/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