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时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的李强教授(1950-2023)携夫人张华来英国度假【注释1】。我以朋友的身份提前安排了为期10天的行程,并在伦敦接待了他们。由于张老师感冒发烧,他们不得不中断假期,于24日下午提前改签机票回国,留下了许多遗憾,也给我留下了难忘和美好的回忆。以下记录了他们此次访问的部分内容.
7月20日(星期日),李强夫妇乘BA38航班于15:10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随后前往Hilton London酒店入住(该酒店位于Edgware Road,但距离我家附近的Edgware Station较远)。预订了19:30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欣赏由世界和平乐团(World Peace Orchestra)的演奏会。这支乐团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组成,演奏了贝多芬、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以及一些具有世界和平主题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演奏表达了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和谐共存。可惜,由于李老师夫妇有时差且较为疲劳,我和其他朋友代他们欣赏了音乐会。
7月21日(星期一),我们前往威斯利花园进行一日游。当天,李强夫妇加入了我和两位朋友之前安排好的活动。威斯利花园(Wisley Garden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RHS)位于距离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Garden)西南23英里的萨里郡,是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拥有和管理的花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园艺花园之一。该花园以其丰富多样的植物、精美的园艺设计和深厚的园艺传统,成为了英国乃至全球园艺爱好者的圣地。
以上这组照片展示的是我之前未曾见过的花卉(从左至右):朝鲜蓟(Artichoke),一种属于菊科的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未开花的花蕾可食用,开放的花朵呈鲜艳的紫色,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万代兰(Vanda),以其华丽的大花和多样的花色著称,这株万代兰的花朵上有紫色斑点,极具观赏价值;鹤望兰或天堂鸟花(Heliconia rostrata),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鲜艳的颜色闻名,这株鹤望兰的花朵呈现红色、黄色和绿色的组合,非常具有观赏性;蜘蛛兰(Spider Orchid)或布拉索兰(Brassia),因其花朵形状奇特,长长的花瓣和唇瓣让人联想到蜘蛛的腿而得名;螺旋姜(Alpinia zerumbet),它的茎部有着独特的纹理和形状,呈现出螺旋状的结构,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叶片而广泛用于观赏。
下组照片(从左至右):在威斯利花园(Wisley Gardens)内看到一个中式亭子,上面写着“蝶恋亭”(Butterfly Lovers Pavilion)。这是2005年由中国上海植物园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RHS)合作建造的。该亭子最初为当年的汉普顿宫花卉展(Hampton Court Palace Flower Show)而设计,并获得了银奖。建成后,它被捐赠给威斯利花园,成为了该园内的一个永久景点。这座亭子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亭子的设计和施工由中国天津大学景观设计教授刘庭风负责。为了纪念这一传说,亭子的六根柱子上都雕刻有蝴蝶图案,象征着这对传说中的恋人最终化蝶的爱情故事。蝶恋亭的建造和放置地点旨在突出中国园林设计的哲学理念,特别是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方面。亭子的材料均从浙江运来,以确保其传统中国建筑风格得以完美呈现。建造蝶恋亭的主要目的是庆祝中英两国在园艺领域的合作,并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引入到威斯利花园,为游客提供一种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独特体验。该亭子的设计和施工由来自中国的园艺师和工匠负责,他们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工艺,将亭子完美地融入了威斯利花园的自然环境中。
当我们要离开威斯利花园时,分别与我的朋友和李强老师夫妇合影留念。
7月22日(星期二),伦敦市内一日游
我们与英国社会学学会前会长马丁·阿尔布劳教授约好了12:30的午餐会,行程相当紧凑。我们一大早乘地铁前往伦敦塔和塔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参观。在附近浏览后,我们在码头登上了一艘朝威斯敏斯特方向行驶的泰晤士河观光船(见以下组图)。
到了威斯敏斯特码头,我们沿着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官邸)行走,经过皇家马厩(Horse Guards Parade)、伦敦骑兵卫队拱门(Horse Guards Arch)等地,观赏了换马仪式(见以下组图)。
随后,我们来到了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李老师对广场上纳尔逊纪念柱(Nelson’s Column)基座四周的四座青铜狮子雕像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些狮子雕像是特拉法加广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李老师特别选取其中一只狮子为背景合影。我对于这张照片中巨大的狮子和“渺小”的李老师夫妇形成的对比产生了联想。狮子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力量、勇气和尊严的象征,在此地拍照或许是对自我认同的一种肯定和自豪。
我们也都对广场上第四基座(Fourth Plinth)上的蓝色公鸡雕塑产生了兴趣。第四基座最初是为威廉四世国王的雕像而设计的,但由于资金问题,雕像从未完成。1999年,第四基座项目启动,成为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的平台,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座名为《大公鸡》(Hahn/Cock)的雕塑由德国艺术家Katharina Fritsch创作。雕塑以其大胆的颜色和形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蓝色公鸡象征着男性的力量和勇气,同时也带有讽刺意味,质疑传统纪念碑的严肃性。艺术家Fritsch将其描述为一种幽默的讽刺,挑战了广场上其他传统雕像的沉重感,成为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见以下组图)。
离开广场后,李老师建议去参观英国国家学术院(The British Academy)。该学院成立于1902年,旨在促进和支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研究,是英国国家级学术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术研究的高标准,推动学术讨论,并支持通过研究来增进对人类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学术院不对外开放,只有参加内部活动或会议才能进入。李老师在门口留影,并建议说,以后我们要在这里举办活动。【注释2】。
我们与马丁·阿尔布劳的午餐会安排在皇家汽车俱乐部(Royal Automobile Club,简称RAC)。这是英国顶级私人会员俱乐部,提供餐饮、住宿、健身、社交活动和商务会议空间。RAC的餐饮服务以其高品质和精致的菜肴而闻名,是伦敦高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马丁陪同李强夫妇参观了俱乐部,我们在花园里交流,午餐后,马丁赠予李强他的获奖著作《全球时代》(The Global Age)一书(见下组图)。【注释3】
午餐后,我们漫步于伦敦街区,来到了伦敦经济学院,在那里与正在做访问学者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佳燕博士会面。她在李强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见下组图)【注释4】。
下午4点前,我们赶在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关门前最后一批进入参观。李老师又让我为他们在一尊大狮子的浮雕前拍照。这是著名的亚述石雕之一,可能来自亚述古城尼尼微(Nineveh)的遗址,表现了“亚述狮子狩猎”(Assyrian Lion Hunt)场景的一部分,是亚述帝国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这张照片再次表明了李老师与狮子这一象征的认同。
在中国馆,我们看到了一幅大型卷轴画(可惜没有拍下展品的标注)。这幅画描绘了山水题材,表现了山川、流水、松树等自然景观,意在表达画家对自然的崇敬,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我顺便谈及了在伦敦经济学院的“中国比较视野”的基础上加上全球视野,不仅是全球性地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作比较性研究,而且是历史性地对中国社会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型作全方位的比较研究。从方法论上讲,中国学者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西方同行的研究的本质 区别可以通过理解一幅中国画卷来理解。【注释5】。
7月23日(星期三),李老师夫妇自行从滑铁卢火车站前往温莎小镇进行一日游,并对温莎城堡进行了详细参观。回到伦敦后,张老师开始发烧,于是他们决定改签机票,提前回国。
7月24日(星期四),原本安排的是在我家附近的林子里徒步并进行学术交流,但由于李老师夫妇的飞机将于下午16:45从希思罗机场起飞,我们取消了徒步活动。上午茶聊,随后享用了午餐。以下照片是李老师拍的,当时微信拍照还不太普及,所以没有留下我们的合影,但留下了张老师分别与我母亲和我的合影。
我们大概在下午2点前与刘佳燕和她的儿子在希思罗机场T2汇合,孩子主动并开心地推着行李车,大家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临别前,我们在一幅彩画广告前合影。后来回想,这张合影具有深刻和个人化的寓意,象征了学术交流、友谊、教育传承以及家庭纽带。它记录了学者们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对家庭的珍视。
注释:
- [1] 李强于2014年7月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这是自1979年学会成立以来的第六任会长,继费孝通、袁方、陆学艺、郑杭生和李培林之后。这篇博客是于2014年7月28日写的,并在10年后的2024年7-8月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等京沪四所高校访问英国后更新的。
- [2] 从2015年开始,第二届全球中国对话至2023年的第八届全球中国对话都在此处举办。
- [3] 李强曾兼任全球中国研究院中方荣誉院长(与马丁并列),全球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全球中国学术院并改制为院士制机构后,李强担任学术院理事会中方会长,并与英国社会与经济研究委员会(ESRC,相当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前代理总裁Tony McEnery教授并列。
- [4]李强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前主任李铁共同主编了环球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镇化研究丛书”,刘佳燕担任该丛书的执行编辑。
- [5]常向群:《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简体字版,2009年;繁体字版,2010年;英文版,2010)中作过解释: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评论《中国:三个皇帝(1662—1795)》展览中的中国画时指出,与西方的油画所提供的单视点(a single perspective point)不同,中国的绘画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同时表现等距的多视点(multiple perspective points)。他认为,西方艺术史一直忽视了美丽而精致的中国卷轴画(典型的此类画如“清明上河图”,中国比较研究网站选中此画作为首页的主题之一,有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寓意,见上面的标幅。 在霍克尼看来,”中国的卷轴画有点像电影,给观赏者一种参与绘画作品的快感。进而解释道,由于中国的绘画没有消失点(a vanishing point),与其说是站着不动地欣赏西方的油画,赏画者在欣赏中国画时则必须变成画中的这个消失点。因此,在欣赏中国画时要成为画的一部分,其眼睛、身体,甚至心理等都要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去,并随着画面的滚动从一部分移动到另一个部分(David Hockney, A Difference of Perspective, in ‘Three Emperors, 1662—1795’, RA Magazine, Winter, 2005)。常向群认为,‘粗线条来看,“西方”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比较注重于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细致地分析,而中国式的研究则比较注重于把几个问题综合在一起来概括和 描述。本书所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幅用文字表达的反映江村村民生活极其复杂的关系的巨幅卷轴画。但它不完全是中式的做法,有点像西方的将若干小幅的油画挂在一 面墙上的展示法,不过在此不是挂在墙上,而是镶拼在中式的卷轴画里。借助于霍克尼建议的欣赏中国画的方法也许会有助于读者耐心地读完此书。’ (常:2009年,第15页;2010年,第39页)。
常向群,2014年7月30首发;2024年8月30更新。
相关页面: